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商品与货币
商品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产生及本质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演变
货币流通规律
纸币的产生与含义
纸币发行规律
货币借贷活动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人民币国际化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汇率波动的影响
汇率的计算
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影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
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
供给和需求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供求影响价格
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格曲线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价格与市场调节
价格与宏观调控
价格政策
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可支配收入
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对消费结构的影响
消费心理
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消费的措施
居民文化消费
信息消费
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经济活动四环节及其地位
大力发展生产力
扩大内需的原因和措施
二胎问题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意义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义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优化所有制结构
社会生产目的的最终实现
社会积累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举措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新发展理念的内涵与关系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企业与劳动者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的类型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条件
企业经营与发展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企业兼并 联合与破产
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现代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新型工业化道路
劳动与就业
劳动和劳动者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促进就业的重要意义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就业的措施
小微企业问题
互联网及“互联网+”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工匠精神
投资与融资
中央银行及其职能
商业银行及其职能
政策性银行及其职能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中国商业银行体系
储蓄存款
利息 收益的计算
存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贷款利率变动的影响
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
股票
债券
商业保险
投资理财的目标和原则
融资
投资与经济发展
收入分配与税收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消除贫困
弘扬劳动精神
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分配原则 分配政策
生产决定分配
按劳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收入差距问题
财政收入的构成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的构成
财政收支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
财政赤字
财政的本质
财政的作用
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财政与宏观调控
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国家预算
税收的含义
税收的基本特征
税收的本质
税收的种类
增值税
营业税
个人所得税
税收的作用
依法纳税
违反税法的表现及处理
税收政策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及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体系的形成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资源配置的手段
市场经济的优势
市场调节的缺陷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的法律保障
市场交易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宏观调控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农业现代化和三农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
统筹城乡发展 区域发展
供给侧改革
共享经济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发展实体经济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影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
跨国公司
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国际经济组织
国际经济合作
WTO的基本原则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和“反倾销”
对外贸易
利用外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经济增长统计指标
经济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让经济全球化更有活力的要求
完善全球治理
微笑曲线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起点与措施
政治生活
公民的政治生活
基层群众自治
我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我国的国家职能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加强人权法治保障
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
公民与国家 政府的关系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监督权
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
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
我国的选举制度及其选举方式
依法参与民主选举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公民依法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
协商民主
基层民主
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
公民依法参与民主监督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
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区别与联系
我国国家政权的特点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与方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正确把握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几组关系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我国的政府与民主政治
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担当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的职能
我国政府的政治职能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及作用
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
我国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政府的作用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
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
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
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政府简政放权
树立政府的威信
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
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的产生和职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宗旨和执政理念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型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维护民族团结
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国家公务员
国家机构组织体系
当代国际社会
国际社会的成员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国际关系的形式与内容
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维护世界和平
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新秩序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宗旨和立场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国家主权的含义与地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主要力量的表现
中国的贡献
发展中国家的贡献
国家间的交往
当前激烈的国家竞争
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中国坚定的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四大“赤字”与中国方案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一带一路”建设
文化生活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的功能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的多样性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尊重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播的途径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交流的意义与途径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表现 特点和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传承与创新
创新与借鉴 融合的关系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文化创新的途径
教育的重要作用
文化遗产保护
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坚持文化传承的原因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作用
文化交融的作用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
中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文化市场对生活的影响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发展大众文化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时事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生活与哲学
哲学概况
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内容
哲学的的功能和任务
哲学与世界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
朴素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唯物论和认识论
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物质性原理
哲学的运动概念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的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规律的含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的指导作用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影响认识的因素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的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
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内涵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因果联系原理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系统优化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发展的含义和实质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矛盾 联系 发展的关系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辩证否定观原理
运动 变化 发展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创新的社会作用
树立创新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生价值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集体主义价值观
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的进程与科学社会主义
原始社会的地位、发展和生产关系
私有制的确立
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家的产生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氏族制度
阶级的产生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理论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无产阶级解放的必由之路
对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
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一国首先胜利”论与十月革命
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国家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三种建国方案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取得的成就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五四运动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中国梦的内容与实现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四个伟大”的要求及关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新时代的历史机遇期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和创立背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地位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斯密的经济学理论
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东西方市场经济体制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
新自由主义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模式
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德国市场经济体制
日本市场经济体制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国家和国际组织
各具特色的国家
国家与国家性质
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
民主与专政的区别与联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代议制的含义
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
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英国的政治制度
法国的政治制度
英法两国政体的比较
美国的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集中制原则
政党
利益集团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中央与地方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的分类与机构
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欧盟
中国与欧盟的合作与交往
国际组织的产生及作用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联合国的作用
东南亚国家联盟
非洲联盟
联合国改革
二十国集团
金砖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科学思维常识
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会科学思维
形式逻辑的含义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
准确把握概念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分析方法
综合方法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分析综合法
感性具体
思维抽象
科学思维抽象的环节
思维具体
选择正确的上升环节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认识活动的目的
真理的含义及分类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的含义及特征
正确进行思维创新的条件
思维创新的过程
发散思维的特点
发散思维的技法
聚合思维的特点
思维聚合的方法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逆向思维的运用
直觉 想象与灵感
新型思维方法
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我国社会主义法
依法治国的要求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树立社会主义权利义务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
法治国家的内涵
法治政府的内涵
建设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的内涵
建设法治社会
科学立法的内涵
推进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的内涵
推进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的内涵
推进公正司法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全民守法的内涵
推进全民守法
民事权利和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
正确行使权利
依法履行义务
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人身权
财产权
知识产权
合同 就业与企业经营
合同的含义与特征
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作用
订立合同
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合同履行的原则
合同违约与违约责任
劳动者求职
公平竞争
诚信经营
树立竞争意识
家庭与婚姻 法律救济
构建和谐婚姻
合法婚姻
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
诉讼手段和非诉讼手段
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证据的含义 种类及举证
诉讼的基本程序
律师的基本职责和业务范围
法律援助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公民道德
道德的作用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先进道德的形成过程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
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家庭美德基本规范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社会公德的特点 作用 重要性
社会公德基本规范
个人品德
伦理常识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的辩证关系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诚信伦理
构建社会诚信机制
竞争伦理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效率和公平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科技进步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
科技伦理
医学和生命科学应信守的伦理原则
网络伦理
环境危机
环境伦理
环境道德规范
全球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
材料分析题
辨析评析题
论述题
简答题

2013年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元年,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一经推出更是以凌厉之势搅动着传统的金融业,同时也引发社会各界普遍争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2014年3月10日几款投资理财产品收益与风险情况对比表

类别
互联网金融产品
银行储蓄
股票
产品
余额宝
理财通
活期
一年定期
 
万元日收益
1.51
1.55
0.09
0.82
不固定
风险系数
(以股票为100的相对值)
25
3
100

 表二:余额宝自上市以来用户数量、资金规模增长示意图

材料一:类余额宝产品实质上是一种货币基金产品。余额宝们受到追捧,除了互联网营销的巨大效应、方便灵活的存取方式和便捷舒适的使用体验等优势外,最根本的还在于目前我国的短期利率与长期利率倒挂,使得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高于银行长期存款利率成为可能。余额宝们的“屌丝逆袭”,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必将加速我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1)分析表一和表二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材料二: 余额宝自上市开始起就伴随着巨大争议,而2月21日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发文呼吁取缔余额宝则引爆了新一轮关于余额宝所代表的互联网创新金融产品的讨论,并且延续至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呼吁国家在完善金融业政策时应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鼓励科技创新,坚持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而央行行长周小川3月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态不会取缔余额宝,但他认为过去没有严密的监管政策,未来相关政策会更完善一些,这意味着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无疑将加码。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学角度分析政府在面对围绕余额宝的争议时应有的作为。
材料三,全球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指数据规模巨大、类型多样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的数据库体系),数据结构复杂多样,规模急剧增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能否实现海量数据的有效挖掘和运用,把握数据背后的奥秘和玄机,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消费者福利的满足程度。我们必须树立大数据战略,以获得巨大商业价值,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3)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大数据战略?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美丽中国”是当下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材料一:“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揭示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其中GDP 与污染水平两条曲线相交的C点楚这一关系的拐点。

材料二: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两个小题:
(1)用《经济生活》中“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相关知识,阐述如何使我国“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拐点前移?
(2)依据唯物论知识,请简要回答答为什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6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材料一 历史昭示我们,不理性、不科学的文化立场和观念,对社会发展极具阻碍力。
其一是“文化自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四夷率土归王命”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致使我们长期自满自大、固步自封、排他拒外,严重阻碍了历史转轨的可能性。
其二是“文化自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质疑和争论空前白热化,对待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否定与抛弃,表现出极大的思想自卑。一些社会精英高举“反传统”大旗,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1)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 ,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共性错误予以评析。
材料二 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发布2013 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从当前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的十大偏好文化产品分别是报纸杂志、游戏、文化器材、电视、设计、电影、图书、广播、艺术品收藏和娱乐活动。调查显示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20年来几乎没变,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中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图书消费的萎缩势必影响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毕竟,只有爱读书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来。
(2)针对材料二中我国人民当前文化消费的现状,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表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这些古诗词都好。应该把这些经典从小就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
材料二:有媒体载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践行》强调,我们必须熟悉当代青少年的特点,离他们生活近些、再近些,用他们的语言和形式,循序渐进,教化于无形。必须警惕把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过高、离生活太远。必须防止道德教育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让古诗词成为学生终生的民族文化基因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如何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3)结合上述材料,就反对“去中国化’’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2014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二届 “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Water and Energy)”。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我国纪念2014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重视水资源保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和贷款基准利率0.4个百分点的同时,也在金融机构市场化改革上再进一步:将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1倍扩大到了1.2倍,给各商业银行更大的自主空间。央行短短几百字的通知,却让各商业银行在争夺存款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竞争更加激烈。此次调整并没有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意味着央行并没有传递货币政策放松的信号,表明央行仍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材料二:2014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促使市场主体形成合理和稳定的预期,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也是防范通货膨胀,统筹考虑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合理选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竞争中如何赢得竞争优势?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校高三(1)班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以下材料和问题,请你参与研究。
小组甲: 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社会的基本价值导向的基本价值观念。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奴隶主阶级大肆宣扬人天生就不平等,奴隶制是天然合理的价值观念;封建统治者宣扬“三纲五常”;资产阶级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都是剥削阶级统治的国家,是旧的核心价值观。相对资本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新型的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更多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具体内涵见图1。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型的价值观必然取代旧的价值观。

图1
小组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和行为准则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价值愿望和追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一贯主张,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吸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它是社会变迁的价值指南,社会进步的价值理念,文化冲突的价值引领,文明生活的价值规范,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五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目如下: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呼唤莫若实干 心动不如行动。
经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人多一些担当、尽一份心力,就能汇聚起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社会历史观的知识,谈谈你对不同社会形态核心价值观差异性的认识?
(2)结合材料,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为同学们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两条方法论的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南省将蔬菜生产摆在一个突出位置,要求稳定和提高城市蔬菜自给能力,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特点、居民消费习惯、消费需求、仓储条件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做好各类网点的布局调整。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市、区)和蔬菜主产区积极开展蔬菜保险试点,要探索建立农产品价格安全保障制度,实施农副产品价格低时保农民、高时保城市居民生活的双向保障机制。
结合材料,分析我省力保“菜篮子”安全的各项措施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2015年1月8日至11日,玉溪多地降雨降雪,截至1月11日,根据统计,此次玉溪雪灾共造成13232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855.4公顷,其中绝收面积有296.06公。这些年来,像水灾、旱灾、风暴等自然灾难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突发性极端事件,造成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害。这是大自然发怒的一面。有时,当这些灾难来袭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看到难以想象的画面。环境专家指出,人类对环境的无节制开发是造成这一系列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灾害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年龄人口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为赢得发展新优势,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国家完善人才体制机制,努力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进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国有企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向改革要动力。
(2)请指出材料二中我国发展生产力的措施所蕴含的辩证法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材料一:网络用语往往采用谐音改编久已形成的熟语或者成语,容易在传播过程中造成混淆,极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学习、使用母语和了解本土文化。为了宣扬正确的语言观念,维持汉语的纯洁性,2014年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对广电总局的上述规定,许多人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认为,作为时代的产物,网络流行语具有能更快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表达情意更为直接和幽默等积极作用,限制它不利于语言的创新与发展。
材料二: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语言形式,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给力、山寨、宅女、月光族、PM2.5……这些原本被视作“玩笑话”的网络流行语,如今不仅融入寻常对话间,更“登堂入室”,进入汉语词典。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被中华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无法离开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谐音、比喻、仿拟、飞白、拟人、拆词、拆字”等修辞手法在网络流行语中的高频率使用,洋溢着汉字丰富的表现力、旺盛的生命力。可以预言,丰富的社会生活不断产生新的表达需求,相应也不断有新的语言形式以供利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表示:“语言形成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干净、合适、生命力强的词才能经过时间考验留下来。”因此,要想语言保持活力,就得自信收纳,让自然规则去选择。
材料三: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部分网民通过对这些网络谣言的参与、传播,宣泄着自身的负面情绪。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仅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
(1)你赞成广电总局的上述规定吗?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网络语言得以发展的哲学启示。
(3)结合材料三,针对网络谣言呈激增之势对网民提两条合理化建议。(不超过30字)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26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上半年,我国共遭受18个国家(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53起,涉案金额52.9亿美元,分别较2013年同期增长20.4%和136%。总的来看,上半年贸易摩擦形式总体保持平稳,立案数量前低后高,G20国家是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主体,发达国家强化贸易救济调查措施运用和执行力度,案件金额趋大,涉案产品高端化。发展中国家对我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趋多且呈现反补贴调查措施的苗头。
材料二:能源是支持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是各民族共有的传统美德.虽然中国人均能耗水平比OECD国家(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三分之二)少很多,但是我们仍然在全社会倡导节俭、文明、适度、合理消费的理念,崇尚节约,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
材料三:家风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家风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甚至影响人们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为人处世伦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应对贸易摩擦提出自己的建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对“崇尚节俭、反对浪费”观念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阐释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常态”不是一个静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目标。它意味着在降低速度的同时,必须推动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要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这就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放开市场准入、打破垄断等改革。
(1)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简述如何把市场的力量充分激活起来?
材料二:旧常态,是指长期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状态。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旧常态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累积,旧常态就会出现矛盾和混乱,这就进入了非常态。非常态既有旧常态的成分,又有新常态的因素,是新旧常态的转换期。新常态是对旧常态和非常态的超越,是经济迈向一个新的长期稳定发展的状态。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知识,简析如何把握“旧常态”、“非常态”、“新常态”之间的联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闪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习近平主席也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隆礼重法”等思想。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仁”的推行表现为善待他人,推己及人,即“友善”;“义”的推行表现为处事得体,办事尽心,即“敬业”,传承了儒家文化的精华。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8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会议指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强化驱动创新。
材料一: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确立了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l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 %以内……报告旨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材料二: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材料三:天津滨海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201 3年在生产总值跨上7000亿元台阶的基础上,确立了总体上要提前三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新区制定了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在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方面,新区经济增长速度要保持17%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在1 3%以上;在生态环境方面,因地制宜,将中新生态城的建设经验和成果在全区推广,打造国际一流的宜居生态环境;在统筹城乡一体化方面,科学施策,因势利导,加快城镇化进程。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谋求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2)根据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滨海新区在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 更新:2020-03-1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材料一   2013年9月16日,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场商业和文化融合的盛宴,本次峰会聚焦政府政策沟通、产业投资优化和繁荣中华文化三大重要方向。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文化产业是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来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好的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创新。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材料二 这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一般来说,只有当某一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时,这一产业才称得上是支柱产业,但2011年文化产业只占2.75。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之一就是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有关原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较难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