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书法“天人合一”表明了一种处世态度。“天人合一”作为太极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强调人与自然密切相连,不可分割。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引导人们( )
①承认人与自然的客观联系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规律
③征服自然,造福人类
④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鉴于空气严重污染,2013年9日15日上午,邢台市市环保局联合市交警支队在我市南瓦窑交通岗对一些机动车进行了排气环保检测。今后,相关部门将不定期的开展联合执法活动,严禁排放超标的机动车上路使用,以确保我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市政府的这一做法体现了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能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
B.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确定2014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共同保护自然生态空间”。这一主题表明( )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④人应该自觉地按照自然界的客观属性改造世界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
作家的文学创作往往体现“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下列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C.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创造了“里程碑式的”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宋代哲学家朱熹在一首题为“泛舟”的小诗里这样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这首诗的哲学寓意是( )
A.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
B.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 |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相反方向转化 |
D.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尊重规律 |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再曝惊人言论,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霍金说:“人类已经步入越来越危险的时期,由于人类基因中携带的‘自私、贪婪’的遗传密码,人类对于地球的掠夺日盛,资源正在一点点耗尽。”因此,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参与,达成共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人类幸免于难。这启示我们( )
①只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②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③自觉尊重客观规律,改变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④要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着眼于整个生态系统
A.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人们在同样条件下做工作,只是因为态度不同,结果分出了高下、分出了成败。于是有人认为,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态度决定一切”。这个观点
①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④符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却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后者的观点错在( )
A.否认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
B.否认了事物静止的相对性 |
C.否认了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
①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②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④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2009年是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他发表于1859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词汇也纷纷热门起来,“高帅富、白富美”是部分人对他人的评价,而“屌丝”是对自己的嘲解,出现这一现象,从唯物主义看体现了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能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④ | D.③④ |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A.唯心主义的观点 | B.科学的物质观 |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古诗词更是饱含哲理,耐人寻味。下列古诗词和所蕴含的哲理匹配正确的是( )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发展是普遍的绝对的
②我站在桥上看风景,站桥下的人在看你---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
③春江水暖鸭先知---认识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一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