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扬州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工艺的一种,它的延续必须经历变化,这种“变”是将民间传统与现代时尚、传统技艺与西方油画的构成、明暗、对比的有机结合,这种“变”让剪纸艺术更有时代气息,为扬州剪纸的发展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近年来,扬州通过举办“中国扬州剪纸艺术节”,展示剪纸大师作品;通过建成扬州剪纸博物馆,办班带徒,培养剪纸技艺的制作者和创作者,进一步促进扬州剪纸技艺的传承。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扬州剪纸的“变”是如何凸显文化创新的?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扬州重视剪纸技艺的传承作合理的解释。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电视台关于校训的系列报道——“校训是什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很多网民纷纷晒出自己母校的校训,在考校中溯源,在品鉴中感慨。比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校训出自《易经》,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的校训出自《大学》,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的校训源于《中庸》,香港中文大学“博文约礼”的校训则出自《论语》。可见,校训就是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积淀、传承和弘扬,是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凝练表达,既沉淀着长期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又标注着鲜明的时代气质。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校训影响着他做人做事的态度,影响着他对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在今天,校训传递的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挖掘校训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底蕴正是新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今天开展重温校训活动为什么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2)请你根据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为开展好重温校训活动分别从国家、学校、学生角度提出一点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其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慕课(MCOO,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具有大规模、开放、在线、互动的特点,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慕课课程覆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一门课程可同时容纳数万人学习,学习者不分国籍,可24小说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还可以通过讨论等方式交流学习体会。对学习者而言,慕课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世界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慕课怎样推动文化传播与创新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发表的《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在网上引起一场中医存废的大讨论。网上有逾万人签名支持他提出的“鉴于‘不科学性’,让中医退出国家的医疗体系”。对此,中国卫生部认为取消中医是“无知”,中医“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数百名全国中医院院长指出,取消中医的主张“注定要失败”。
探究:为什么说取消中医的主张“注定要失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便是有识之士所遵从的信条。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家风”系列报道后,引起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
请你运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网友观点
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
甲: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不管如何,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应被长久坚守。
(1)
乙:社会在发展,家风可以注入新的元素和时代精神。
(2)
丙:传统的家风强调长幼尊卑的秩序和礼节,但将这些礼节苛求后辈都做到,则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
(3)
丁:向上、向善的家风,于家庭、于个人都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好的家风也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4)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的骄傲。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遗产,值得加以挖掘整理,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材料二: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认为,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因此,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
(1)如何正确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使之转化为当代的资源?
(2)说明材料二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敬德保民”、“自强不息”、“以和为贵”、“浩然正气”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如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同时他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未知,焉得仁?”董仲舒也说过:“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德智统一观:首先是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其次才是知识教育;德育要通过智育来进行,智育主要地是为德育服务;德育与智育之间、“行已有耻”与“博学于文”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这种德智统一观的教育思想,在今天对我们的教育实践中仍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1)这种德智统一的教育观属于传统文化的什么形式?简述这种形式的作用。
(2)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长约10000公里,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2014年6月22日,继大运河项目申遗成功之后,我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跨国项目丝绸之路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47项。无论是大运河,还是丝绸之路,它们都曾见证辉煌,都是人类共有的记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高度重视“申遗”工作?
(2)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

来源: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一校一品”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1)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分析开展“—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材料二:刺激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消费主义的日渐盛行,强调消费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同学们一致认同,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需要人们对勤俭节约有新的认识。同学们主张,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同学们主张“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孝道伦理为核心内容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历史上曾发挥过塑造封建社会理想人格、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移孝为忠、崇尚老年本位、维护封建统治等一些非理性、非人性的因素。当前,要构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孝道,应该是以“爱”为核心,以平等、民主、互爱为主要特征,以孝敬父母、关爱子女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主要内容。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传统孝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高二学生小张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你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帮助小张阐明理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老子的“损有余而补不足”、太平天国的“无处不均匀”和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大锅饭”,都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平均”的文化基因。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社会,极端贫困的人们企盼平均分享财富,企盼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思想对摧毁和瓦解封建制度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对我们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仍有启示和警示意义。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种传统文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门前的小河里有鱼,山上的林子里有鸟,青瓦白墙的祖屋冒着炊烟,邻家大伯的笑脸透着和善……”这是文人笔下对故乡的思念和儿时美好的回忆。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回不去的故乡”成为很多人的共同“乡愁”。山东省某地充分借鉴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的成功经验,把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并派专人深挖历史古韵,延续古风民俗,保持住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同时,依托已有的旧祠堂、古书院、大会堂建设村级文化综合阵地,打造农民精神家园,在身有所栖的同时心有所寄,做到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该地是怎样做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
(2)城镇化建设必须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这一要求的重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湖表识:蓝白二色,好似勾勒一幅水墨画,巧妙融合“一壶一月一潭一印” 四大元素,既有杭州东方品质之城内涵阐述,又有幸福和谐之湖的直观感受。LOGO以中国传统水墨画表现手法,辅以中国印,体现出了西湖文化景观历史的源远流长。LOGO中的潭由三个白色圆点变形而来,包含“三生万物”的内涵理念,表达出西湖大气开放的包容性。

(1)材料中西湖的标识体现了哪些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西湖标识在1500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