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 )
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 |
B.事物的数量是增还是减 |
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 |
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 |
对于中国而言,烟草业实际上已成为“赔本买卖”。一项最新报告表明,相对于烟草制品带来的巨额利税,它所造成的健康危害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更为巨大,两者的差值达618亿元。上述认识
①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体现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
③体现了新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④是对客观事物的最终认识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关系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2015年1月8—9日,中国—拉共体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三个成果文件,在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中拉合作的新平台、新起点、新机遇已然出现,中拉双方的共同培育,必将让中拉论坛这株破土而出的嫩苗长成参天大树。这表明
①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统一的
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加强诚信建设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回答下列小题。
加强诚信建设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我国推动诚信建设( )
①有利于加强公民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②能够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是加强公民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加强诚信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这句话说明( )
A.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
B.诚信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关键条件 |
C.树立诚信观念就能保证市场活动参加者获利 |
D.提高诚信意识能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道德支撑 |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对于成功,99%的努力和1%的天才是不够的!还必须有200%的品德做保证。”下列选项与这句名言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B.堤溃蚁穴,气泄针芒 |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D.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
从2014年开始,我国将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首届“10·17”论坛2014年10月16日在北京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设立扶贫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回答下列小题。
“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定为本届论坛主题,表明( )
A.扶贫开发与实现全面小康成为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 |
B.努力减少贫困人口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
C.只要没有了贫困人口就实现了全面小康 |
D.我国要消除区域、城乡、行业间的差别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按照我国扶贫标准,1978—2010年累计减少了2.5亿贫困人口;参考国际扶贫标准,我国共减少了6.6亿贫困人口。这体现了(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政府基本职能不断增多
③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④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扶贫开发面临更多新的挑战。扶贫开发是一项光荣而伟大的使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这要求我们( )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充满信心接受考验 ④依据主观想象去进行创新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随着技术的发展,做公益变得越来越简单,点一点鼠标、在手机上动一动手指,就能把钱捐到自己信任的公益基金里去;发条微信朋友圈,就能唤来一帮朋友搞捐赠活动。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种乐于做身边的“微公益”的启示是
①公益,是公众的福祉和利益
②公益,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力量
③“微公益”重塑陌生人之间的“有温度的社会”
④“微公益”可以对公益行动产生质的改变和飞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这一观点符合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②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③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④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A.①⑨ | B.②④ | C.①② | D.⑧④ |
某校宣传栏中写道:“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这段话告诉同学们应该( )
①立足实践,推动思想的深化
②适度娱乐,防止矛盾的转化
③抓住机遇,突破条件的限制
④树立理想,促进自身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道虽迩(注:迩音er,意: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选自《苟子·修身》)。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就会出现坏结果。“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有备才能无患。这就是底线思维,其中蕴涵的哲学智慧有(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立面转化
②忧患意识是人们做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③应根据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提高活动的预见性
④要把握事物质变的节点,防止质变的发生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尤其在人年轻的时候。这启示我们
A.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
B.人生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
C.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D.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伴随着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我国各类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收入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规范居民应尽的义务。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诞生记
1989年12月 |
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环境保护法 |
1995年到 2011年 |
全国人大代表共有2474人次提出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78件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五年立法规划论证项目 |
2011年1月 至9月 |
全国人大成立环境保护法修改小组,多次听取环保部等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分别赴湖南等地进行调研和召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研讨 |
2012年8月至 2013年10月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三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两次在中国人大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共有10404人次提出14082条意见 |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请选用其中的一个特征,并结合材料一,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
漫画《庇护》,讽喻了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 )
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24分)党的十八大就建设社套主艾文化强国做出总体部署,对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材料一 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升同学们的道德修养,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某校高三(1)班拟召开一次主题班奢,要求同学们牧集当代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并结合实际在班会上发言。
(1)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该班级召开这次主题班会的意义。(8分)
材料二 在同学们收集的材料中,一则关于“善意谎言与苦涩实话”的报道.引发同学们的广泛关注。谊报道内客是:“日前,沈阳大爷王福顺以一句‘我有医保你走吧,放走肇事的骑电动车小伙,感动无数网友。后经媒体了解,这位老大爷为了帮小伙子解围,竟然谎称自己有医保,实际上却是无重保,生活过得很艰难。”像王大爷这种大度值得赞赏,但我们在关注这个老人善良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关注他的困境,关注这个群体的命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解决王大爷他们的困境向相关国家机关提出建议。(8分)
(3)如果你以“道德从点滴积累,文明从你我做起”为题在班会上发言,从《生括与哲学》角度列出发言提纲。(8分)
2013年9月北京市首条潮汐车道正式投入使用。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是指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试点开辟某一车道在不同时段内的行驶方向的变化。它的使用对疏导交通,缓解交通压力有重要作用。这一设计告诉我们
①事物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样能引起质变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取得成功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