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元稹在诗《蚁》中写道:“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因蛟鲸。”这句诗的哲学寓意是 ( )
A.小蚂蚁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穿漏江海,因此属于新事物 |
B.小蚂蚁可以造成大危害,说明大和小是根本对立的 |
C.小蚂蚁可以造成大危害,说明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变化 |
D.小蚂蚁可以穿漏江海,告诉我们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
合肥市在城市改造与建设中,重视对城区中心历史文化的保护。该市对“明教寺”、“逍 遥津”、‘包公墓园”、“李鸿章故居”等名胜古迹不是一刀切的拆除,而是实施以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为主题的综合改造以构建和谐美好城市。该市这种处理方式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们可以从客观事物的多样属性中获取新的价值观
②无论怎样创新,价值观的转换都要符合事物本质属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城市改造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哲学上看,下列对“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①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是发展 ②事物量变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就是发展
③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就是发展 ④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发展
A.③④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8月4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的大学生交流时指出:关于民生问题,传统的思路是:先发展经济,有了钱再改善民生,现在的想法是,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不相悖,改善民生的过程,就是发展经济的过程。这要求我们
①坚持全面的观点 ②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坚持发展的观点 ④要有创造性思维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有诗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去掉沉繁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下列准确揭示这首诗歌哲学寓意的是
A.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
B.矛盾双方是互相对立的,互相排斥 |
C.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看问题 |
D.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变化的,变化一定是有规律的 |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C.人与自然界是协调发展的 | D.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是说,事情越是到了最后越关键,为了成功,千万不能松懈。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量变和质变都是客观事物固有的状态,人在质变面前无所作为 |
B.接近质变的量的积累是最重要的 |
C.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
D.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据次回答11—12题。
“抓好试点示范”体现的哲理是
A.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
B.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C.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D.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蕴涵的哲理是
A.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 |
B.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
C.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宋代诗人苏轼《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据此回答24-25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告诉我们( )
A.事物的发展总是不断重复的 |
B.新事物与旧事物总是不断重复的 |
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绝对的 |
D.矛盾双方的统一是绝对的 |
“此事古难全”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缺点和优点 |
B.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
C.矛盾双方的对立总是有条件地存在 |
D.十全十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
D.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
浪费能源对环境、社会、经济的危害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对浪费能源进行法律制裁,很难得到社会大众的理解和认可。社会大众对处罚浪费能源的认识( )
A.看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
B.忽略了量的积累会导致事物性质的变化 |
C.正确地认识了质变对事物发展的意义 |
D.反映了意识对实践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
下列成语能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原理的是
A.拔苗助长 | B.好事多磨 |
C.沧海桑田 | D.物极必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