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农村农作物秸秆缺乏简便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法,将秸秆用火焚烧不但污染空气环境,也是形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山东某地巧用大循环,处理秸秆不再难。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该企业以小麦秸秆加鸡粪为原料培育双孢菇,产生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有机复合肥,有机肥不仅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果农等,还直接施肥于本地山区丘陵,种植大片经济果林。这不仅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结合材料,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山东某地“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在京举行。会议提出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最核心的是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
材料一:2013年10月北京等地区再次发生大规模雾霾,强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据报道,雾霾频发的原因,有30%是因为汽车带来的路面扬尘、尾气,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占到了40%以上,此外餐饮行业产生的油烟也占了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中秸秆的无序焚烧也是重要的季节性因素。有关专家指出,雾霾的肆虐是多种因素共同的结果,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整体环境趋于恶化,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1)根据材料一的事实,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雾霾频发的原因有哪些。6分
材料二:一场雾霾危机,给人们的饮食出行、卫生习惯和消费方式带来了许多新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趋文明、科学、合理。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类遭遇的每一次灾难,总是以社会的进步作为补偿。”
(2)简要说明“人类遭遇的每一次灾难,总是以社会的进步作为补偿。”体现的矛盾观。6分
材料三: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有效的减少地面扬尘,净化空气,降低雾霾发生危害的重要措施。35年的持续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祖国北方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但在部分地区防护林的质量却在下降,主要问题表现为:林龄单一,缺乏合理的年龄结构;林层单一,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养功能缺乏;林种单一,森林生态系统不稳,极大地影响了森林生态功能的发挥。
(3)结合材料三,请选用一个最恰当的辩证法原理,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2月4日,广东志愿文化节以“粤志愿粤幸福”为口号,以“培育推广志愿文化”为主题,深入挖掘培育具有广东特色的志愿文化,着力发挥共青团社会服务组织的作用,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引领广大志愿者积极投身于建设幸福广东的实践中。
材料二 2011年12月5日,珠海市“志愿者名人堂”揭幕仪式暨“微,志愿”文化展在珠海创意产业园隆重举行。珠海志愿服务提出“微志愿”理念,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用每一位市民的力量去激活整个城市的文明基因,通过“弘扬志愿精神、推动社区关爱、爱心圆梦计划”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1)合材料二,请你从辩证法角度分析珠海“微志愿”理念的合理性。(9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简述公民应如何提高自身的志愿服务境界。
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需要我们以理性、科学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充分认识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
材料一:历史昭示我们,不理性、不科学的文化立场和观念,对社会发展极具阻碍力。
其一是“文化自满”。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四夷率土归王命”一直是根深蒂固的“天下观”,致使我们长期自满自大、固步自封、排他拒外,严重阻碍了历史转轨的可能性。
其二是“文化自卑”。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质疑和争论空前白热化,对待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否定与抛弃,表现出极大的思想自卑。一些社会精英高举“反传统”大旗,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有关知识,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共性错误予以评析。
作为沿海发达地区,浙江的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为此,浙江省于2013年底作出了“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重大决策,描绘了清晰的治水路线图:三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五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七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为贯彻落实“五水共治”决策,浙江省各级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一个全社会参与美丽浙江建设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1)运用“整体与部分”“量变与质变”知识,分析浙江省“五水共治”路线图的合理性。
(2)水是生命之源,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小王认为,“五水共治”,政府应担负起主要职责,我们普通公民与此关系不大。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评析小王的观点。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但粮食供求仍是“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安排2012年经济工作的
主要任务时将粮食安全列为第一大任务,强调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
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将“饭碗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主要装自己的粮食”。
(5)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如何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6)运用事物发展的原因的知识,说明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正确性。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个性化、非主流的表达方式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流行风尚。这些网络语言日益显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一份媒体总结的《网络流行语盘点》中“不作死就不会死”“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画面太美我不敢看”这些网络流行语赫然上榜。对此,社会上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网络语言代表着一种新的语言文化,其中不乏充满活力和新意的话语,从某种角度讲,是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第二种是,打破语法常规拼凑出来的网络语言也让人难以理解,严重影响了汉语的发展。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别简要评析这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美丽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踏踏实实去创造、去实践。分清身边的美与丑,节约身边的一滴水、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扶起摔倒的老人、陶冶高尚情操……美丽就在这些细节当中。美丽中国需要我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更需要呈现我们的道德之美、人性之美。
运用事物发展状态的知识,分析我们应该怎样呈现道德之美、人性之美?
“打造宜居宜业城市,观市民生活变迁,感受党的群众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又有新思路:加强我市与外部城市的交通连接,促进城市内部交通循环的优化,每个乡镇要建成特色产业园区,加强试点工程全区推广,全市规划建设重点片区,完善提升重点道路,集中突破重点工程,加快提升城市的辐射力。
(1)运用辩证法知识,分析我市发展思路坚持了哪些方法论原则
材料二:居民缴纳电费的方式不断变化。最初居民只有直接去供电营业窗口缴费一种途径,后来出现了银行卡缴费、ATM机自助缴费,如今电力公司正在力推网络缴费、微信缴费,动动手指即可缴纳电费,便民又环保。虽然当前还有很多市民不擅长甚至排斥新兴的缴费方式,但我们坚信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缴费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
(2)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三:《中国好声音》栏目的推出又为老百姓的生活增加了一道音乐经典餐,它是某省卫视花巨资从欧美引进全套节目知识产权和设备,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网络媒体,并利用合理、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腕”级的评委,严谨的管理,亲民的视角,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眼球。
(3)透视《中国好声音》音乐评论节目的成功,有人感慨地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应归功于欧美节日的成功模式”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材料四:党深深关切群众的需求。时值年终岁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防止各种形式的“偷工减料”, 因为一点点松懈的心理,一点点麻木的行为,都可能成为毁掉千里之堤的“蚁穴”。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紧紧抓住最后冲刺的机会,做出科学合理安排,确保取得决定性成果。
(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有一点点松懈,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实抓好”,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有关知识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考生沉迷于网吧,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1)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2)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病,用哲学观点说明应该如何治理?
德国《团结报》曾推出过完全手写的头版,意在警告人们不要因为使用电脑书写而荒废了手写技能。对此,社会上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电脑书写可以提高书写效率,符合时代潮流;第二种是,电脑书写使人产生依赖,造成提笔忘字,不宜过度使用。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别简要评析这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2014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阐释怎样实现中国梦。
材料:大V是指在新浪、腾讯、网易等微博平台上获得个人认证,拥有众多粉丝的微博用户,其微博昵称后都会附有类似于大写英语字母“V”的图标,因此被网民称为“大V”。近年来,某些“大V”为了博眼球、赚人气,不问事实真相,信手转发、评论甚至捏造虚假信息,直接造成谣言的裂变式传播,一些“大V”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对此,有评论认为,“谣言被转发1万遍也不会成为真理。作为普通网民,要从自身做起,不造谣、不信谣、不伟谣,防微杜渐,共同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1)从认识论角度说明“谣言被转发1万遍也不会成为真理”的原因。
(2)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简述普通网民在营造健康文明网络环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