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字化时代对汉字规范书写造成巨大冲击,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呼吁要加强汉字书写规范。为推进汉字书写规范,央视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推出了《汉字英雄》等汉字类节目, 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掀起了一股汉字书写热潮,唤起了国人跟汉字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能从点滴做起,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对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等汉字类节目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就拯救汉字危机提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党和国家总揽全局、科学统筹,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某校高三年级政治学习小组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为题开展探究活动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常态新亮点

注:2014年国民经济增长预期定在7.5%,万元GDP能耗目标下降3.9%以上.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党和国家为实现新常态下的发展是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材料二:新常态新阶段
科学认识新常态。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辩证看待新常态,新常态面临多种挑战,更蕴含多种机遇,机遇大于挑战.积极适应新常态,一是冷静理性,顺势而为,二是开拓创新,尽力而为。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改革开路,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把该给的政策给足,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
(2)分析材料二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方法论道理;并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政府如何适应新常态新阶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森林是“大自然的总高度室”,但由于各种原因,世界上每年毁掉大量的森林,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当前,世界森林覆盖率约为30%。
材料二:在森林资源方面,我国是一个覆盖率低、人均林地少的国家。现在我国森林覆盖率还不到20%,目前,我国加大了保护森林的力度。经过试点,我国投资962亿元,涉及17个省市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已启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的9亿多亩森林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4.95亿亩森林将切实得到保护,预计新森林面积1.3亿亩。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为了很好地发挥森林“总调度室”的作用,我们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
(3)说明我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些人认为,网上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黄色内容,对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消极影响。更严重的是,有些考生沉迷于网吧,严重地影响了学业和健康。
(1)运用辩证法知识对上述两种看法进行分析。
(2)对互联网存在的弊病,用哲学观点说明应该如何治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10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从我国的现实条件出发来创造性前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二:2014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对纪检监察系统落实全会精神进行部署,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为全面推进贪污治国提供坚强有力保证。王岐山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是“治国必须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必由之途,也是治理腐败的根本之策。依法反腐、制度反腐,才能从治标逐步过渡到治本,最终形成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目前,治标已经卓有成效,治本仍在路上。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思考分析我国如何反腐。
材料三: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在战略选择上越来越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解决国际争端、国际军控与安全、保护人权、国际金融与经济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反恐等方面中国都是积极参与者,中国在国际上愈来愈成为值得信赖和负责任的大国。
(3)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值得信赖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是如何树立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产品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它常常也成为一个普通企业的生命周期,而创新驱动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表现为下图中的虚线。

(1)指出企业创新的内外驱动力,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图1分析企业创新对个人消费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2)企业创新涉及五大领域,它们在企业腾飞中的作用及关系如“飞鸟模型”所示。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析企业应如何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参照范例,完成下表。

材料二: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面对当前对外开放新特点,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越越多中国公司把目光投向境外成熟市场,以其雄厚的资本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增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在海外并购中抢占先机。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企业为什么纷纷将海外并购作为战略选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齐鲁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1月召开的山东省十二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再次将“齐鲁文化”提升到一定高度,称之为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强大精神力量”。齐鲁文化十分重视经济发展,并包含有丰富的天下为公、以人为本、德法互济等政治主张。齐鲁文化中崇尚气节、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和兼爱非攻、求同存异、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齐鲁儿女为国家民族而奋斗。要大力弘扬齐鲁文化,对齐鲁文化资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挖掘和阐发。
材料二: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某市,是齐鲁文化重要的发祥地。该市积极落实省人大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他们利用自身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区位优势,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研究制定本市整体发展规划:重点打造“文化经济特区”,着力建设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传播体系: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建成两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齐鲁文化走出去。
(1)说明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市在挖掘和阐发齐鲁文化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个性化、非主流的表达方式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流行风尚。这些网络语言日益显现出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一份媒体总结的《网络流行语盘点》中“不作死就不会死”“人艰不拆”“十动然拒”“画面太美我不敢看”这些网络流行语赫然上榜。对此,社会上存在两种看法:第一种是,网络语言代表着一种新的语言文化,其中不乏充满活力和新意的话语,从某种角度讲,是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第二种是,打破语法常规拼凑出来的网络语言也让人难以理解,严重影响了汉语的发展。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别简要评析这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阐释怎样实现中国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以来,不仅更新了部分书架书台,增加了阅读书桌、阅读凳、阅读灯、阅读垫,还开设了免费WiFi,给读者提供了一个舒适自在的阅读环境。该书店经理说:“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欢迎所有的读者来韬奋书店进行体验”。
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意识,让24小时书店经营成果喜人。据统计,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从试营业到7月下旬,零售额比去年同期上涨了66.67%。
材料二:2014年10月23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综合工程,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24小时书店”经营模式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 4年,党和国家总揽全局、科学统筹,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某校高三年级政治学习小组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为题开展探究活动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常态新亮点

注:2014年国民经济增长预期定在7.5%,万元GDP能耗目标下降3.9%以上.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党和国家为实现新常态下的发展是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材料二:新常态新阶段
科学认识新常态。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辩证看待新常态,新常态面临多种挑战,更蕴含多种机遇,机遇大于挑战.积极适应新常态,一是冷静理性,顺势而为,二是开拓创新,尽力而为.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改革开路,简政放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把该给的政策给足,激发企业和社会活力。
(2)分析材料二中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方法论道理;并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政府如何适应新常态新阶段?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日益进步的同时,出现了某些人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少等现象,一些西方国家也加大了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表达我党立足实践,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化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深厚滋养,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付出辛勤劳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针对当前出现的某些人的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动摇、诚信缺少等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必将成为激励和动员全体中华儿儿女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作用。
(2)结合材料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根据“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就公民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提两条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特定族群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语言文化遗产有特别重要的保护价值。
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大大加快。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各地区特别是大中城市的人口结构变化很大。与此同时,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似乎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
材料二:中国有一种痛,叫“缺芯之痛”! 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业大国,集成电路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商品之一。2013年我国生产了14.6亿部手机、3.4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但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由于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致使行业平均利润仅为4.5%,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为了规避在海外拓展中遭遇专利诉讼,作为全球十大畅销智能手机机型生产企业的小米正在密谋与国产手机芯片商联芯科技合作,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新公司,专门负责手机芯片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面对当前“国际产能饱和,本土产能缺乏”的现状,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
(1)结合材料一并根据“文化传承与创新”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选取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说明我们对创新应持什么态度及创新是如何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3)结合材料二,就中国该如何摆脱“缺芯之痛”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调查发现,我国230万个村庄中,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的5000个左右减少到如今的2000多个。江西历史文化悠久,古村落遍布江西各地,著名的就有安义古村、婺源古村、乐安流坑古村、兴国县三僚村等,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些古村也在慢慢的衰落。
材料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实际上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问题。保住了这些古村落就可能保住了凝结其中的历史文化积淀,保住了传统民俗民风的“活态体现”。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也是一项造福农民、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作家冯骥才曾大声疾呼:古村落是中国文化“压箱底”的宝贝。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千万不要在我们有机会认真读懂它之前就让它永远消失。
(1)联系材料一,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对古村落进行保护。
材料二:在保护古村落的同时,也要加快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矛盾,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十七大提出了“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目标;十八大提出了“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战略部署。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地方步子走得太快,甚至出现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对于这些问题,党和国家及时纠正,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必须逐步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农民工获得市民待遇,坚决反对急功近利,超越实际的做法。
(2)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学道理?
材料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经济发展质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领导多次强调:经济社会发展不应片面追求GDP,将来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一个中速增长期,很难长久保持两位数,但是只要保持住7%的增长,到2020年实现小康就完全有可能。2014年我国的经济工作,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对GDP认识的变化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领域。
材料二: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细化,要直入头脑,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科学发展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