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2010年12月11日凌晨联合国坎昆气候大会终于在落下帷幕。会议进行的可谓是举步维艰。日美两个国家在谈判桌上面,公开表达了他们的倒退的立场,但是整个气候谈判的进程,不能也不会被他们所操纵,谈判的主流仍然是努力取得突破。大会最终还是通过《坎昆协议》,对关键的《京都协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做出认可。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材料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这些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在美术馆,欣赏古今中外书画大师的作品;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科技展览馆,体验现代科技的神奇……,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享受精神愉悦,接受文化熏陶。
(1)结合材料,探究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的文化价值。
同学们在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观察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大声喧哗,乱吐乱扔,随意触摸展品,损坏公物……,为此,同学们呼吁公众提高公德素养。
(2)从《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角度,就公民提高自身公德素养各提两条建议。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胡锦涛主席在2010年国庆祝词中说到: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团结起来,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创造我们的未来。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挫折和困难肯定会出现。要克服重重困难,没有信心没有自信不行。”这体现的哲理是                                                                 (   )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来源:2010年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科学发展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