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涉及到很多方面工作,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努力。公民文明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引导公民纠正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是一项艰苦的、细致的工作。这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反作用
B.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C.部分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性能起决定作用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但凡贪官的发迹大都是从小事做起,从小钱贪起的,在经历了心理欲望一点一点的膨胀,然后再一步步的滑向犯罪的深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违纪问题要及时抓早抓小,现在不少腐败案件一经查实,往往就是大案要案,要建立有效机制,真正做到干部小违纪的时候就能及时发现,就有人管、有人抓,防止滑向违法犯罪。这启示我们

A.坚持适度原则 B.重视事物的量变
C.促成事物飞跃 D.量变必然引起质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①联系的观点   ②矛盾的观点   ③发展的观点   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孟晋是上海普陀区的一名太龄妇女。面对下岗,她不怨天尤人,也不坐等观望,相信路就在自己脚下。她奋发图强,终于成为一家年错售额超亿元的某公司董事长,成为再就业明星。这表明

A.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B.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特征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古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上草”的“枯荣”表明 (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同时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材料中的哲学依据有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②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④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C.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D.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C.要正确对待和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D.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什么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是       的产生和          的灭亡。
为什么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      的,发展具有       性。世界上没有         的东西。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说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的有(  )    
①守株待兔 ②好事多磨 ③防微杜渐 ④微不足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来源: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鲁迅先生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至欲写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涵的哲理是(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科学发展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