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以下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分析回答:

(1)A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的         个体相同.
(2)B过程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1。在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        改变成了           。(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门冬氨酸GAC)
(3)C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叫做          ,该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①处          
(4)D表示的育种方法是         ,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最常用的方法是           
(5)E过程中,②常用的方法是                ,与D过程相比,E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是灰身大翅脉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其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随后又用这对果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在果蝇的体色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体色和翅脉这两对相对性状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_______,理论上子代中灰身大翅脉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2)该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原因是基因型为_______或___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要进一步获得更明确的结论,可以选择纯合的表现型为_______的雌果蝇和_______的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
I.若后代表现型为_______,则基因型为_______的个体能正常发育。
Ⅱ.若后代表现型为_______.则基因型为___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I、图II是一个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III是同一个体内有关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Ⅱ表示的细胞名称是           
(2)图Ⅱ细胞中有关数量关系可用图Ⅲ中的__  __表示。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
(3)假设该生物的一个体细胞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全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可能为            
(4)假设该生物是子二代,那么它的雄性亲本通过子一代雌性个体传递到该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图Ⅲ对应的4个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Y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R)对黑身(r)、长翅(V)对残翅(v)、细眼(B)对粗眼(b)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BbVvRRXEY)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将果蝇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称为果蝇的______。如图该雄果蝇M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成两类,1和2号称为______,其余称为______
(2)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______
(3)若考虑如图所示的基因,果蝇M可产生______种类型的配子(不考虑交叉互换)。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b和Vv______(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
(4)若选择残翅粗眼(vvbb)果蝇对M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
(5)果蝇M与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只需写出相关基因)。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要求写出配子)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体细胞含有6条染色体的某生物进行有丝分裂过程的几个阶段,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丙图特有的变化,可以判断该图表示      (选填“动物”或“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判断的依据是               
(2)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是         图。
(3)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                图。
(4)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是                 
(5)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上图中缺少了细胞周期的        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I下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表示细胞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1)上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________。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2)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
(3)干旱初期,水稻光合作用速率明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反应过程         (序号)受阻。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序号)受阻。
II 玉米是主要农作物,常作为农业科研的重要材料。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在图2曲线中__________(有/没有)对应的区段,若玉米长期处于图1所示的生理状态则          (能/不能)正常生长。
(2)图2中A点时,该植物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____。
(3)图2中C点之前(左侧)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该因素不足,直接导致光合作用中生成的            较少,进一步直接限制了        
(4)图3的F点时, CO2吸收相对值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5)结合图3分析,有机物在一天中积累量最大的时间是    。正行通风、合理密植、施有机肥等措施可以缓解         较低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制约,从而提高产量。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
A      B
线粒体
C      D
酵母菌
E      F
葡萄糖
-      +
-      +
+      +
丙酮酸
+      -
+      -
-      -
氧气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
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l是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图2表示将甲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1的a点表示       ;在c点时,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                ;图2中e点与d点相比较,e点的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      
(2)若图1中,植物甲曲线表示在25℃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5℃,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5℃,曲线a、b、c三点位置如何移动?            
(3)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中的植物细胞内的葡萄糖先在          (填细胞结构)中脱氢,分解成       。植物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多种氧化酶途径,其中黄酶对温度变化反应不敏感,而细胞色素氧化酶对温度变化反应敏感,则在高山低温环境下生活着的植物以
途径为主进行有氧呼吸。
(4)图1中,如果甲乙两种植物较长时间处在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是        ,在晴转阴瞬间,叶肉细胞中C5化合物相对量的变化是        。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甲、乙植物叶片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差值为       CO2mg/100cm2·h。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物质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在 [  ]中填数字,在   上填文字,数字与文字全对才给分)请分析回答:

(1)图中A、B、C、D物质分别是:A:         B:         C:         D:
(2)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        和[  ]       
(3)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          
(4)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      
(5)葡萄糖、C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6)提取细胞膜成分中的磷脂,将其铺在空气一—水界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请预测:细胞表面积的值接近于         
(7)人体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够将侵入人体内的病菌吞噬。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结构特点。
(8)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细胞膜的           特点,将金属离子和水分开。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表示玉米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物膜结构及代谢过程,①~④代表物质,图乙为 适宜温度下光照强度对玉米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1)图甲所示膜结构为叶绿体的______膜,其上的②为______,其中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的是______。
(2)图甲中①表示______,据图分析,①产生后在同一叶肉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穿过     层生物膜。
(3)由图乙可以看出,光照强度在b~f范围内,限制该玉米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除图中因素外,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还有______。
(4)图甲中③和④分别表示______和______,若将玉米植株由图乙中B点转移到C点条件下,短时间内图甲中③的含量将______。
(5)该玉米在C点条件下实际光合速率为吸收CO2______毫摩尔/小时·株,假定在24小时中,给予该玉米光照8小时和黑暗16小时,则保证其能正常生长的光照强度至少要大于______(用字母表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A是某生物细胞内的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B表示在上述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开始到______结束(用图中字母表示)。
(2)图A表示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d点开始表示细胞分裂进入________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特点是          
(3)细胞核内DNA含量加倍发生在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纺锤体出现是在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最易辨认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时期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
(4)图B表示的细胞分裂期相当于图A中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有染色单体       条,DNA    个,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染色体________条。
(5)从图A可以看出,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相同数量的DNA,所以,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________有重要意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甲是某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动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A、B、C表示生理过程,①~⑦表示时期)

(1)A、B、C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
A                B          作用     C__________
(2)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③]          期和[⑥]                期。
(3)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甲图中[    ](填数字)阶段;图乙子细胞染色体数有       条。该动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有       条。
(4)若甲图A表示一个个体的生殖细胞产生过程,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乙图),则③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aaBB、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甲图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乙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①—⑤的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减少的过程是          (写标号);②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2)分析乙图,若植物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条件下,将温度从30℃升高到40℃,植物的光补偿点应该         (左移、右移或不移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关酶的作用机理是           
(3)若昼夜不停地光照,乙图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           ;若温度保持在25℃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小时)光照、12h黑暗,该植物           (能或不能)正常生长;若该植物在密闭环境中,温度为40℃时,体内最终可能积累         
(4)下表表示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度(单位是CO2mg/100cm2叶/小时),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光照强度(千勒克司)
光合作用速率测量值
(CO2mg/100cm2叶/小时)
1.0
-2.0
3.0
+2.0
5.0
+6.0
7.0
+10.0
8.0
+12.0
10.0
+12.0

据表推测,该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约是         (CO2mg/100cm2叶/小时),当光强超过         (千勒克司)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开始发生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甲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图乙表示分裂过程中a、b、c三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关系图,请回答:
 
(1)要观察甲图所示图像需制作临时装片,制作流程为解离→______→_____→制片,其中解离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第三步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
(2)图甲中B表示有丝分裂______期,主要完成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D含有染色体______条。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在C时期的不同点是_____。
(4)图甲各时期中a、b、c的数量与图乙②时期的数量关系一定相符的有______。
(5)根据细胞周期对图甲中各时期图像进行排序: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表示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为进一步探究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细胞内、外液葡萄糖浓度差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图2实验(记作甲):锥形瓶内盛有130mg/dL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活的小肠上皮组织切片.溶液内含细胞生活必须的物质(浓度忽略不计).实验初,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5min起速率逐渐加快,此时,锥形瓶内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amg/dL.

(1)图1显示:曲线AB段、BC段,小肠细胞吸收葡萄糖方式依次属于       .分析CD段变化原因可能是载体失活而不是载体饱和,理由是:当载体饱和时,      而使细胞内浓度升高,这与事实矛盾.
(2)图2锥形瓶红色液滴的移动直接显示瓶内    含量的变化.
(3)为验证5min时造成红色液滴移动速率加快的直接因素,需要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记作乙):乙实验装置的不同之处是5min 时用呼吸抑制处理小肠上皮组织.假定呼吸被彻底阻断,预期结果:①实验开始5min时,液滴移动情况是:实验甲突然加快,实验乙   ;②葡萄糖溶液浓度变化情况是:实验甲    实验乙    
(4)若用相等质量的成熟红细胞替代小肠上皮细胞,红色液滴移动情况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