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如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5号和11号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且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B.若7号不带有致病基因,则11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2号
C.若7号带有致病基因,10号产生的配子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D.若3号不带致病基因,7号带致病基因,9号和10号婚配,后代男性患病概率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普通水稻有24条染色体(可用++表示),缺少1条染色体的叫单体(可用+﹣表示).已知其蓝色胚乳基因B对白色胚乳基因b为不完全显性,且蓝粒单体植株(+B﹣)自交时,一个稻穗上可以长出四种颜色的种子(胚乳的颜色,由胚乳的基因型决定):深蓝、中蓝、浅蓝和白粒.现用蓝粒正常植株(+B+B)和白粒正常植株(+b+b)进行杂交,蓝粒正常植株所结种子的颜色是( )

A.深蓝 B.中蓝 C.浅蓝 D.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皱缩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饱满73%,黄色皱缩2%,白色饱满2%,白色皱缩23%.对上述两对性状遗传分析正确的是( )

A.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C.两对性状中有一对的遗传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
D.若F1测交,则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不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SA、SB、SC依次表示有关物质量的相对值,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SA+SB+SC表示光合作用总量
B.SC﹣SA表示净光合作用量
C.若植物缺少镁元素,D点左移
D.若提高CO2浓度,则B点左移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人14CO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光照时间(s)
放射性物质分布
1
2
大量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
2
20
12中磷酸化糖类
3
60
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研究的是卡尔文循环
B.每组光照后需立即将小球藻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
C.小球藻无叶绿体,CO2的消耗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
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物除糖类外还有其它有机物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辜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辜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有关问题,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后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30℃温水的烧杯中,用重物拴住并固定,再将整个装置置于30℃的恒温箱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内液面发生了变化,原因可能是酵母菌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为了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应将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注入气球作为对照实验
C.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是否进行过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酒精
D.若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最适温度,可以通过调节Ρ温箱温度将不同温度下温水液面上升的刻度作为检测指标来实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同学探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①、②、③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碎屑,向③瓶充入N2。装置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实验①、②锥形瓶中马铃薯块茎碎屑作用不同
B.乙实验目的是探究马铃薯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
C.甲实验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说明马铃薯呼吸作用在逐渐增强
D.乙实验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颜色变化,不能说明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CO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种烷化剂芥子气能使鸟嘌呤转变为烷基化鸟嘌呤(mG),mG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某双链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20%,用芥子气使DNA分子中所有鸟嘌呤成为mG后进行复制一次,其中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30%,则另一个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比例是(   )

A.15% B.20% C.30% D.40%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紫杉醇能诱导、促进微管蛋白聚合从而抑制纺锤丝和纺锤体的形成.如果用一定浓度的紫杉醇处理幼芽分生组织的细胞,则会发生(   )

A.DNA和有关酶的合成受阻
B.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C.染色体的着丝点不能分裂
D.细胞膜内陷的时间推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胡萝卜是做还原糖鉴定的理想材料
B.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用法却不同
C.脂肪鉴定过程中需要用到酒精进行消毒
D.观察DNA与RNA分布的实验中,最终看到的都是活细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 3 个共存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图 a 和图 b 中 3 个 物种的资源利用 状况不同,下面是对图 a 中 3 个物种与图 b 中 3 个物种相比较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a 中 3 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图 b 中 3 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
B.图 a 中 3 个物种的种间竞争激烈,图 b 中 3 个物种的种内斗争激烈
C.如果资源有限,图 a 中物种 2 有被排除的危险,图 b 中物种 3 有被排除的危险
D.两图中的物种间的种间斗争激烈程度相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鼠尾草的雄蕊高度专化,成为活动的杠杆系统,并与蜜蜂的大小相适应。当蜜蜂前来采蜜时,根据杠杆原理,上部的长臂向下弯曲,使顶端的花药接触到蜜蜂背部,花粉便散落在蜜蜂背上。由此无法推断出

A.雄蕊高度专化的鼠尾草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概率更高
B.鼠尾草属于自花传粉植物
C.鼠尾草雄蕊的形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鼠尾草花的某些形态特征与传粉昆虫的某些形态特征相适应,属于共同进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由一个DNA分子一条链转录出来的mRNA中碱基的构成是:20%U、30%C、10%A、40%G。那么,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构成情况是
A.20%A、30%G、10%T和40%C   B.15%A、35%G、15%T和35%C
C.10%A、40%G、20%T和30%C   D.35%A、15%G、35%T和15%C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I1不携带致病基因,三代以内无基因突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Ⅱ6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B.该病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如果Ⅲ9是XYY型的患者,则一定是Ⅱ3或Ⅱ4生殖细胞减数分裂异常造成的
D.Ⅲ8和一个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6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