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
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
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
“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科学实验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DNA和蛋白质可以研究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
B.用18O标记H2O和CO2能有力地证明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可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D.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和利用途经 |
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
B.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
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 |
D.若沉淀物也有少量放射性原因可能是离心不充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细菌没有分离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32S和35P,以证明
A.DNA是遗传物质 |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
C.S是构成核酸的主要元素 |
D.P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
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2P、35S标记同一组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B.该实验的步骤是标记、培养、搅拌、离心、检测 |
C.用含有充足有机物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这些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 |
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 |
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 |
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 |
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B.任何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一种物质 |
C.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也一定相同 |
D.正常情况下,同一生物的不同组织,DNA结构一定相同,数量可能不同 |
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逐渐建立了遗传学。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结构中A与T、G与C配对 |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
C.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传递规律并推测其在染色体上 |
D.摩尔根发现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如图表示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T2噬菌体 | B.乳酸菌 |
C.酵母菌 | D.家兔 |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水稻的雄蕊是否可育,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的,这种情况下水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 )
A.DNA和RNA | B.RNA |
C.DNA | D.DNA和RNA |
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
C.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
D.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下表所列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组织比较,正确的是
|
比较项目 |
原核细胞 |
真核细胞 |
A |
遗传物质 |
拟核为DNA;细胞质为RNA |
细胞核和细胞质均为DNA |
B |
遗传规律 |
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
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
C |
遗传信息表达 |
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同地点进行 |
转录在细胞核中,翻译在细胞质中 |
D |
变异类型 |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