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存在较重的大肠杆菌 |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
C.噬菌体侵染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
D.32P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R型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突变 |
B.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 |
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
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在人类探究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以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在此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A.DNA.蛋白质 B.蛋白质.蛋白质
C.DNA.DNA D.蛋白质.DNA
以下有关遗传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 |
C.格里菲斯实验中肺炎双球菌利用小鼠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
D.赫尔希和蔡斯用含32 P或35 S的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进行标记 |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
B.用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离心后35S主要存在于沉淀物中 |
C.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所需原料和能量均由细菌提供 |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及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林德曼推断出能量传递呈递减的特点,运用了调查和系统分析法 |
B.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
用噬菌体去感染细胞内含大量的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 ( )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 |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
A.①、④ | B.②、④ | C.①、⑤ | D.③、⑤ |
下图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 |
B.上清液中放射性较强 |
C.搅拌不充分,沉淀物中可能含有放射性 |
D.上述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在肺炎双球菌感染老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A.注射R型菌后,老鼠不死亡 |
B.注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
C.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 |
D.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老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遗传物质是DNA |
B.细菌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上 |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硫元素 |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艾弗里和其同事进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哪种物质才是转化因子?( )
A.R型的DNA | B.S型的DNA |
C.S型的蛋白质 | D.S型的多糖荚膜 |
将细菌在含有31P核苷酸和32S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多代后,再用DNA和蛋白质分别被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则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三次后,含有31P和含有35S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 )
A.1和1 | B.1/4和0 | C.1和0 | D.1/4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