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
0.1
0.5
1.0
2.0
4.0
动物类群数(类/m3)
20
23
37
50
58
动物个体总数(个/m3)
365
665
750
l 983
2490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各种描述错误的是
A.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成正相关
B.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C.水污染会显著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
D.距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越大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的限制因素图解,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影响植物净生产量的因素除了光、水、CO2、矿质营养外还有温度和氧气
B.在晴朗的夏天,CO2往往成为植物固定太阳能的限制因素
C.通过取食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净生产量的10%~20%
D.温室中适当增加光照强度、CO2浓度和矿质元素供应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两幅示意图(未完全按比例绘制),甲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乙图是将甲图中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乙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

A.乙图P中的c表示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B.乙图P中的b和d分别表示未被P利用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每年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a、b、c、d、e
D.若这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则c2 ≤ 20% c1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有关功能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1%~4%
D.图中箭头也可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方向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由生产者、II、III和IV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D.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于⑥过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若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

种群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50.00

根据表格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甲一定是初级消费者
B.5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是:戊→乙→丙→甲→丁
C.戊是生产者,丁是最高营养级
D.乙和丙是互利共生关系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生态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山不容二虎”——能量流动中能量逐级递减原理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非生物因素中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种 群





能量(107kJ·m—2)
2.50
13.30
9.80
0.28
220.00

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A.②④  B.②③    C. ①③   D.①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各级消费者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7年 5月30日,由于连续高温高热,导致太湖蓝藻在短期内积聚爆发,水源水质恶化,最终使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6月21日,无锡太湖局部水域再次出现蓝藻聚集。也就在这一天,这个城市七成的供水,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臭水。温家宝代表中央向无锡市民表示歉意。下列关于蓝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藻的遗传物质分部于细胞核内
B.蓝藻是好氧藻类,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蓝藻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只有基因突变引起蓝藻变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主要是由⑦过程造成的
B.B是生产者,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①②⑥中碳的循环主要以CO2和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
D.能量流动早于碳循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在较短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与自然演替相同
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无垂直结构
C.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不强
D.该群落形成过程为初生演替,先趋多为地衣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1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个池塘中含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a=b+d B.a>b+d C.a<b+d D.a<c+d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生态城市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