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A.去除田间杂草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
B.一个生态系统在任何时期其能量的输入与输出都是基本相等的 |
C.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对捕食者必然有利 |
D.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 |
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对其中①②③④含意表达错误的是 ( )
A.①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 | B.②代表生态系统的种类 |
C.③代表食物链和食物网 | D.④代表信息传递 |
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流动途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2表示的能量形式为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 。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 ,C表示 。
(3)图乙中有两处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径,其中E处散失的能量是通过 实现的。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它们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丙。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用含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kJ。
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 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
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落叶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果蚁与真菌之间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
B.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素的分解 |
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共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 |
D.果蚁从落叶中同化的能量,可通过食物残渣的形式传递给真菌 |
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植食性动物鳞翅目幼虫过程中能量流动的情况,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从植物流入鳞翅目幼虫的能量是419 J |
B.食物中的能量有约15%用于幼虫自身的生长 |
C.鳞翅目幼虫从第一营养级获取的能量有一部分以呼吸作用中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不可循环的 |
D.鳞翅目幼虫摄入419 J的能量,第一营养级至少需同化1047.5 J的能量 |
在一片动物种类繁多的森林中,消费者、分解者的种类和数目基本稳定。下列 哪项与之不相符(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
B.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相对稳定 |
C.各类生物所含的能量值基本不变 |
D.各种群年龄组成维持增长型 |
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 |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 |
下面是某营养元素循环简图,下列哪一组合能代表X、Y、Z三种生物( )
A.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
B.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D.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共形成一条食物链,这是能量流动的渠道 |
B.②与①的比值表示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
C.④表示通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D.每个营养级的能量输出除③④外,还能流入下一营养级 |
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
B.太阳能来源于地球之外,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
C.蘑菇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
D.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
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个池塘中全部生物
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①②④ | B.③①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 |
B.枯枝败叶中储存的能量,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 |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 |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
外来物种薇甘菊用自己的身体织成一张大网,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杀、重压致死,或因缺少阳光、水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茎上即可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如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据表分析,正确是( )
|
未被侵入时期 |
轻微入侵时期 |
重度入侵时期 |
|
植物种类(种) |
150 |
121 |
69 |
|
碳储量 (吨/公顷) |
植被 |
56.2 |
50.9 |
43.5 |
凋落物 |
2.0 |
3.5 |
5.4 |
|
土壤 |
161.9 |
143.2 |
117.7 |
A.由于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逐渐增加
B.野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均下降,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也逐渐减弱
D.引入田野菟丝子之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逐渐降低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 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 M1、M2,则下列正确的是( )
A.N1·M1>N2·M2 |
B.N1·M1<N2·M2 |
C.N1·M1=N2·M2 |
D.N1·M1≥N2·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