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反常天气呈现世界各地,凸现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_ _。
(2)岩石圈中的碳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贮存,故不直接参与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主要是以___ _形式进行循环的。
(3)由于碳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此联合国制定<<京都议定书》。
(4)某地区进行核试验造成A中出现部分白花苗,对D,C的影响是_ ___。
(5)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__,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植物学家发现:当一种毛毛虫咬食植物时,就会引发植物体细胞专一的产生一种挥发性物质(引诱剂),而这种物质会引诱胡蜂。于是飞来的胡蜂将卵产在毛毛虫体内,孵化的幼虫吃掉毛毛虫。但人工损伤或摘去叶子后植物就没有像虫咬伤那样的反应。据此,请回答:
(1)毛毛虫与所食植物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生物的基本特征上看,植物对毛毛虫危害发生生理反应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
(3)在上述现象中存在的能量流动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人工损伤或摘去叶子相比,只有受虫咬伤后的植物细胞才会产生引诱剂,试猜想发生这种反应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设计一个思路来证明你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右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食用菌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
▲ (成分)。
(2)该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
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
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 ▲ 原理。
(3)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
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
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使保护环境
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
程的 ▲ 原理。
(4)农业生态系统由于 ▲ ,其自我
调节能力较弱,稳定性较差。
(5)有些科学家指出,人类长期采用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外国专家来中国指导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其基本思路是:不耕地,不除草,只收割人类需要的可食部分。请你分析说明这种种植方式的优点有哪些? ▲ 。
实验调查得到某树林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关系如表所示[其中d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单位为J/cm2·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Pg |
Pn |
R |
||||
a |
62.8 |
25.7 |
36.1 |
||||
b |
12.5 |
5.7 |
6.8 |
||||
c |
464.6 |
136.3 |
278.3 |
||||
d |
41.6 |
13.5 |
25.1
|
某同学在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时,考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请根据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在浸种、催芽时,种子开始主要靠 作用吸水,发芽后主要靠 作用吸水。经研究分析100kg的干种子催芽后能得到300kg发芽的种子,这时种子与发芽前相比较,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是:水分 、矿物质 、有机物 。
(2)早春种子播在秧田里,用薄膜覆盖,可缩短种子萌发的时间。其原因是膜内温度
,使种子 作用加强,为萌发提供了足够的 。
(3)在稻苗生长期间,农民下田除草,喷洒农药,消灭稻苞虫,其目的是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使能量更多流向 。在此稻田中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 ,具有竞争关系的是生物是 。
(4)仲秋季节,收获水稻后,有少数农民在稻田里焚烧稻秆,其主要危害是: 。
(5)为了减少稻田害虫的危害,防止农药污染,最好采用的措施是 。废弃的稻秆可科学利用,例如将稻秆还田或以稻秆为原料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最终稻秆或“再生纤维共混膜”会被 分解。
Ⅰ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ug/L及30ug/L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2)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 发生了改变。
(3)比较a、 b两图,还能得出哪些结论是① 、② 。
Ⅱ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
Ⅰ |
Ⅱ |
Ⅲ |
GP和NP |
GP=55.6×102 NP=1.3×102 |
GP=176×103 NP=6×103 |
GP=59.3×106 NP=49.5×106 |
NP/GP |
0.02 |
0.03 |
0.85 |
R |
54.3×102 |
170×103 |
8.8×106 |
未利用 |
—— |
62.8% |
99.7% |
(1)Ⅱ所代表的动物是 ,其呼吸产生的能量用于 。
(2)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
(3)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 。
下图1表示一个人工白杨林中层食物网简图。苔类、物种C、G和I生活于白杨树中层的树枝表面,物种A、E和F则在白杨林中部来回飞动寻找食物。
(1)图1中共有 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是 ;两者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是 。
(2)如果因某种原因,物种E突然大量减少,而较长时间内发现A的数量无明显变化,这是因为 。
(3)物种A的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若除去全部物种A一年后,与对照地区相比,该处种类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 将成为优势种,而物种E和F数量大为减少的原因是 。
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是( )
A.捆扎稻草人驱赶稻田里的鸟类 |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 |
C.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 D.播放集群信号录音招引鸟类 |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部分物质循环的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 若此图表示碳循环过程,则①过程可以表示 ,
碳元素在图中④、⑤过程中均以 的形式流动
(2) 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E是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中,C是
(3)已知每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2870KJ的能量,其中约有1160KJ储
存在ATP中,则图示食物链中,若A体内有60摩尔的葡萄糖,则流入C营
养级体内并直接被其各项生命活动利用的能量最少是 KJ
一片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的个体数比例关系如下列第一个图所示。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树、昆虫和食虫鸟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的是:( )
(选项方框面积表示能量的大小)
A B C D
若下列食物网中蛇由于某种原因突然减少, 则短期内其他生物的变化下列描述不正确的: ( )
A.兔减少 | B.食草昆虫增多 |
C.蚱蜢增多 | D.鹰基本不变 |
为研究环境污染物对某湖泊中生物的影响,一组学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一所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再将研究数据绘制成下表。
生物种类 |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
千克体重污染物含量/mg |
||
汞 |
某种杀虫剂 |
|||
A |
鱼(甲) |
鱼(乙) |
78 |
96 |
B |
河蚌 |
水蚤、小球藻 |
25 |
57 |
C |
小球藻 |
/ |
3 |
5 |
D |
鱼(乙) |
水蚤 |
10 |
31 |
E |
水蚤 |
小球藻 |
5 |
15 |
(1)为更直观地表达研究结果,请尝试利用上表中的数据,在所给坐标上规范绘制柱形图,以比较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
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含量比较图(2)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的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代表5种生物)。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A. | 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
B. | 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
C. | 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
D. | 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
(8分)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 。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 所利用。
(3)种群丙在a、d、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 期。
(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 。
(5)若图l示一农业生态系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都是当作燃料,粪便、废水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 等不良后果。
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 (填字母)产生的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