扦插枝条时,在枝条基部的切口处涂上某种细菌的浸出液,枝条容易生根。这种细菌是( )
A.根瘤菌 | B.圆褐固氮菌 | C.硝化细菌 | D.乳酸菌 |
由于硝化细菌的作用,土壤中的氨可以转变成植物制造何种物质的原料?
A.核糖和脂肪 | B.葡萄糖和淀粉 |
C.氨基酸和核苷酸 | D.脂肪酸和氨基酸 |
下列有关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对植物矿质营养的吸收是有利的 |
B.硝化细菌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两种 |
C.硝化细菌是一类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细胞核的生物 |
D.硝化细菌与小麦同属于自养型生物,但所利用的能量来源是不同的 |
固氮过程中,首先接受e和H+的物质及最终的e和H+受体分别是( )
A.钼铁蛋白及氮气和乙炔 | B.铁蛋白及氮气和乙炔 |
C.钼铁蛋白及氮气和乙烯 | D.铁蛋白及氮气和乙烯 |
阴雨连绵的天气雨水浸泡了白菜地,则下列生理作用最不可能会因此而降低的是( )
A.白菜:根部吸收的Ca2+叶中的Ca2+ |
B.白菜:土壤中的K+白菜中的K+ |
C.微生物:NH3HNO3 |
D.微生物:NO2-N2 |
关于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每年通过生物固氮所提供的氮素约4×108 t |
B.经过根瘤菌拌种的豆科作物,可以增产10%~20% |
C.用固氮基因工程让非豆科作物固氮,不仅能明显提高粮食产量,而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
D.由核糖体合成、经高尔基体加工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固氮酶,能将N2还原成NH3 |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如下表:
|
甲培养基 |
乙培养基 |
成分 |
含量 |
含量 |
KHSO4 |
0.02% |
0.02% |
MgSO4·7H2O |
0.02% |
0.02% |
NaCl |
0.02% |
0.02% |
CaSO4·2H2O |
0.01% |
0.01% |
CaCO3 |
0.5% |
0.5% |
葡萄糖 |
0.5% |
- |
纯淀粉 |
2% |
- |
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 )
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
下列有关根瘤菌及其生物固氮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备根瘤菌DNA时需用纤维素酶处理细胞壁 |
B.根瘤菌的固氮基因编码区含有内含子和外显子 |
C.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不能提高固氮量 |
D.根瘤菌固氮量与其侵入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关 |
硝化细菌、自生固氮菌、反硝化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依次是 ( )
①自养需氧 ②自养厌氧 ③、异养需氧 ④异养厌氧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①④ |
在氮循环中实现下列物质变化的三种生物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类型依次是
A.自养型、异养型、异养型 |
B.自养型、自养型、异养型 |
C.异养型、自养型、异养型 |
D.异养型、异养型、异养型 |
下列关于生物固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圆褐固氮菌属于自生固氮微生物,可用无氮培养基和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把它和酵母菌分离开 |
B.圆褐固氮菌除了具有固氮能力外,还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果实发育 |
C.固氮的产物都是氨气 |
D.固氮微生物之所以能固氮,根本原因在于有固氮基因,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能固氮的植物,以减少化肥的使用 |
甲地从乙地引进了一种豆科作物,种下去以后根系上没有根瘤,植株也矮小瘦弱,原因是
A.缺水 |
B.缺少无机盐 |
C.土壤中没有根瘤菌 |
D.土壤中没有与该种豆科作物相适合的根瘤菌 |
做“自生固氮菌的分离”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灭菌→接种→培养→外形观察→镜检 | B.接种→灭菌→培养→外形观察→镜检 |
C.培养→灭菌→接种→外形观察→镜检 | D.培养→接种→灭菌→外形观察→镜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