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对下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C.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D.构建重组DNA分子所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农作物新品种导人的抗除草剂的基因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依下图有关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切断a处的酶为限制核酸性内切酶
B.连接a处的酶为DNA连接酶
C.切断b处的酶为解旋酶
D.切断b处的为限制性内切酶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及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空种子”都能培育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品种
B.利用兰花的离体组织大规模培育兰花属于细胞工程
C.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获得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D.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不能正常结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染色体和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和质粒的化学本质都是DNA
B.染色体和质粒都只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C.染色体和质粒都与生物的遗传有关
D.染色体和质粒都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常用载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烟草的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
B.用DNA连接酶连接经切割的抗除草剂基因和载体
C.将重组DNA分子导人烟草细胞
D.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烟草细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基因工程中,可依据受体细胞的类型及其生理特性来选择合适的载体,既能高效地携带目的基因进人受体细胞,又能方便地进行检测。已知有以下几类含有不同标记基因的质粒,不可做为侵人大肠杆菌的载体的是(已知青霉素可杀死大肠杆菌,四环素不能杀死大肠杆菌)()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化学键不同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基因工程是DNA分子水平的操作,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限制酶只用于切割获取目的基因
B.载体与目的基因一般用同种限制酶处理
C基因工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
D.带有目的基因的载体是否进人受体细胞需检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面是3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DNA分子的识别序列和剪切位点图(箭头表示切点,切出的断面为黏性末端)。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限制酶1:——↓GATC——限制酶2:——CCGC↓GG限制酶3:——G↓GATCC

A.不同的限制酶有不同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限制酶2和3识别的序列都包含6个碱基对
C.限制酶1和酶3剪出的黏性末端相同
D.能够识别和切割RNA分子内一小段核苷酸序列的酶只有限制酶2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小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只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细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科学家利用供体生物DNA中的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经限制酶处理后的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相同
B.Ⅰ是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
C.此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涉及转基因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D.经检测和筛选后的Ⅱ,既能无限增殖又可分泌单克隆抗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17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β-干扰素的抗病性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A.基因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基因突变 D.细胞工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一般不作为基因工程中的标记基因的是()

A.四环索抗性基因 B.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C.产物具有颜色反应的基因 D.贮藏蛋白的基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细胞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
B.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目的基因导人乙细胞后一定会表达甲生物的蛋白质
C.质粒一般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菌中,真核生物酵母菌也具有
D.④过程用的原料和工具中不含有A、U、G、C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