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过程回答:

(1)甲图中,供应块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接受块是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实验结果,甲图中胚芽鞘C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乙图中,胚芽鞘D不能发生C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说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向是__________,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来源:植物的激素调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中c、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1AA)的量。请回答:
(1)图a和b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c和d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e和f说明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植物的激素调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观察后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_________M,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
(3)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

来源:植物的激素调节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供实验用的三组番茄。甲、乙两组在开花前进行去雄和套袋,甲组在套袋之前将雌蕊涂抹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丙组不作任何处理,最后,这三组番茄出现什么结果?
(1)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组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丙两组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还应有的操作为_________,应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甲和丙对照,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7)若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4,则上述三组实验结果的果实细胞内染色体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葡萄枝扦插的实验,插枝A、B、C、D的不同情况说明如下:

A:无侧芽,扦插后不产生不定根; B:有侧芽,扦插后长出少量的不定根;
C:有4个侧芽,扦插后长出很多不定根; D:无侧芽,用吲哚乙酸处理后也长出不定根。
(1)请说明A、B、C、D4种情况的原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所示是植物的四枚子房生长的曲线图,其中A、B授粉,C、D未授粉,请指出其可能原因:

(1)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此图可以说明,生长素能_________。
(6)A、D果实的区别是A_________,D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平放置的幼苗,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如下图,请回答:

(1)A、B、C、D四点,生长素浓度较高的是_________。
(2)生长较快的是_________。
(3)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下图示用燕麦幼苗所做的实验。具体做法如下:

A.切去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 B.把燕麦胚芽鞘尖端用不透光的纸遮住; C.完整的燕麦幼苗; D.在胚芽鞘尖端从上向下插入云母片(不能让水透过);E.用琼脂片把胚芽鞘尖端与下部隔开;F.在燕麦幼苗尖端左侧插入一片云母片。

将F所示的幼苗放在暗室中,其余各幼苗均照以单侧光,试分析各幼苗的生长情况。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
(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
(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和植物激素。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

1)当植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浓度比等于1时,
2)
3)
(4)若植物激素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其主要作用是;则植物激素的名称是
(5)生产上用试管苗保留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请回答下列有关赤霉素的问题:
(1)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植物芽尖细胞,其细胞周期的期明显变短,此时期分子水平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是
(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主要在未成熟的种子、幼 根和幼芽等的部位。用赤霉素多次喷洒水稻植株后,引起其生长速度过快,将导致稻谷产量
(3)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一定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壁的伸展起  作用;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在图中的 (A点、B点、C点)。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
Ⅱ.给正常成年实验兔注射甲药物后,使其患了高血压病,注射乙药物可使高血压症状缓解。为了验证甲、乙两种药物的上述作用,请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设计实验步骤,并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材料与用具:一组正常成年实验兔、血压测定仪、适宜浓度的甲药物、适宜浓度的乙药物、注射器等。
(要求:答题时对该组实验兔不再分组;对动物的手术过程与药物的具体注射剂量不作要求)
(1)实验步骤:
  ..
(2)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实验过程中该组兔的血压变化示意曲线,并标注注射药物的时间点。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Ⅰ.现有等量的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期间,瓶内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引起的,种子比种子的呼吸速率种子释放量的变化趋势是
   (2)在期间,广口瓶内的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Ⅱ.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在黄瓜幼苗期喷洒一次乙烯利溶液(100~20-1),可促进多开雌花,提高黄瓜产量。但乙烯利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个范围时,其作用效果尚不清楚。请设计实验,探究乙烯利浓度对黄瓜开雌花数量的影响。

材料用具:2~3片真叶的盆栽黄瓜幼苗若干、乙烯利溶液(300-1)、蒸馏水、喷壶……

方法步骤:
(1)将黄瓜幼苗平均分成四组。
(2)
(3)
(4)连续观察6周,记录并统计
实验结果预测:(请在图中将预测的结果以折线的形式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Ⅰ、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被染成 ,被染色的原因是。由此可知,玉米属于植物,小麦属于植物。
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种,即
Ⅱ、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回答下列问题:
(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
(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制药目的是为了减少,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