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红眼、细眼
B.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4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C.果蝇M与基因型为XEXe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D.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和v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一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面①~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
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
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一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
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有关假设推论正确的是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下一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赤道板 |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生阶段 |
D.若图丙表示雄果蝇精巢内的几种细胞,则c组细胞中可能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
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B.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可选用开放的豌豆花的花药作为实验材料 |
C.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 |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时,应选择染色均匀,细胞质色泽较深的区域 |
下列哪项的比例不符合1∶3
A.酵母菌在厌氧呼吸和需氧呼吸情况下消耗等量C6H12O6释放出的CO2体积比 |
B.AaBb与Aa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杂交后的表现型之比 |
C.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卵细胞与极体数之比 |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双亲,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纯合体与杂合体之比 |
以二倍体黄色圆粒和黄色皱粒两个品种的豌豆(2N=28)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实验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
B.乙图说明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
C.丙图说明杂交的两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
D.丁图说明豌豆根细胞内离子浓度大小Si4+>Ca2+>Mg2+ |
如图表示某生物几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核内染色体数目变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段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B.仅bc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 |
C.e产生的原因是染色体复制 |
D.fg段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1: 1 |
黑腹果蝇的常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基因型为Ee的父本与基因型为ee的母本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基因型为Eee的个体。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 | B.次级精母细胞 |
C.初级卵母细胞 | D.次级卵母细胞 |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1全是红眼,F1自由交配所得的F2中红眼雌果蝇121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0只,白眼雄果蝇59只,则F2卵细胞中具有R和r及精子中具有R和r的比例分别是
A.卵细胞:R:r=1:1 | B.卵细胞:R:r=3:1 |
C.精子: R:r=3:1 | D.精子:R:r=1:0 |
果蝇体内三对等位基因的分布如图1所示,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其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A、a与B、b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和末期可用图2中的EF段来表示
C.该细胞的联会时期对应图2中的AB段
D.该果蝇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图A为某哺乳动物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B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的3个细胞中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 |
B.图A中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 |
C.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i、d、m区段 |
D.曲线中d和i区段均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被标记的某动物的睾丸细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别标记为红、黄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别标记为蓝、绿色。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A.①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B.②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2个
C.③时期的细胞中向每一极移动的都有红、黄、蓝、绿色荧光点,各1个
D.图中精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异常
下图A、B是二倍体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内DNA数量变化曲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图所处的分裂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
B.B图中染色体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fg段
C.染色体①上基因D和d基因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ef段
D.若B图细胞完成分裂形成了基因型为DA的子细胞,则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子细胞的基因型是DA、da、da
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l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
B.图l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C.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D.图2中,D组细胞表示精细胞,E组细胞可以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