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某植株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植株的基因型必为AaBb;
②若该植株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
③若该植株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其配子是二倍体;
④该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且发生过基因突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将二倍体芝麻的种子萌发成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芝麻,此四倍体芝麻
A.与原来的二倍体芝麻相比,在理论上已经是一个新物种了 |
B.产生的配子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配子无遗传效应 |
C.产生的配子中无同源染色体,故用秋水仙素诱导成的单倍体是可育的 |
D.产生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长成芝麻,因其体内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属于二倍体 |
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下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A种植物的细胞和B种植物细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仅显示细胞核),将A、B两种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若经过组织培养后得到了杂种植株,则该杂种植株是( )
A、二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B、三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C、四倍体;基因型是DdYyRr
D、四倍体;基因型是DdddYYyyRRrr
如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过程②中逐代自交,那么自交代数越多纯合植株的比例越高 |
B.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同,③过程表示单倍体育种 |
C.育种过程②⑤⑥中需要进行筛选,筛选不会改变任何一个基因的频率 |
D.经过①和⑦过程培育的品种和甲、乙品种基因型不同,但是仍然属于同一个物种 |
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Ⅳ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同时缺失2条则胚胎致死。两只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雌果蝇(杂合子)、红眼雄果蝇杂交,则F1中
A.雌果蝇中红眼占1/2 |
B.白眼雄果蝇占1/2 |
C.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6 |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16 |
一对正常的夫妇婚配生了一个XO型且色盲的孩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患儿的X染色体来自母方 |
B.患儿的母亲应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
C.该患儿的产生,是由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性染色体非正常分离所致 |
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性染色体最多时为1条 |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 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 F1中
A.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3/8 |
B.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1/4 |
C.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
人们在野兔中发现了一种使毛色为褐色的基因(T)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t)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 )
A.3/4与1:1 | B.2/3与2:1 |
C.l/2与1:2 | D.1/3与1:1 |
无子西瓜的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的产生、杂交育种所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分离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③②① | B.④①② | C.①③④ | D.④①③ |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配子的随机组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
B.染色体倒位和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
C.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
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的现象体现了基因重组 |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
A.能够促使细胞融合 | B.抑制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
C.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 D.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
下列有关于多倍体与单倍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组织培养获得的无子番茄和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后代都是无子的 |
B.无子西瓜植株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
C.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所以没有育种价值 |
D.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基因型为Ab的小麦的概率为 |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能( )
A.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 B.改变基因的数目 |
C.产生新的基因 | D.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