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
B.孟德尔的测交结果体现了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
C.杂合子(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 |
D.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
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获得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对于其需要满足条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A.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
B.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
C.F1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
D.F2的性状分离比是大量数据统计的结果 |
桦尺蠖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环境对桦尺蠖体色的影响,选择大量消耗燃煤的工业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对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实验采用样方法获得相关的数据 |
B.两个不同种群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相近 |
C.实验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 |
D.实验结果支持“地理隔离是产生生殖隔离的重要原因”的说法 |
黑腹果蝇的第V号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正常眼(E)对无眼(e)为显性。现有一子代是第V号染色体三体的个体,基因型为EEe。其父本的基因型为Ee,母本的基因型为ee。假设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是正常的,那么该基因未发生正常分离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 | B.初级卵母细胞 |
C.次级精母细胞 | D.次级卵母细胞 |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B.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等位基因的分离 |
C.AaBb个体自交,其子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 |
D.AaBb个体的测交子代只有2种基因型,说明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某生物测交的后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1:1),则此生物( )
A.一定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
B.一定不含有等位基因 |
C.一定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 |
D.不可能含有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 |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 D.测交后代比为1∶1 |
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为3:1 |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 D.测交后代比为1:1 |
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
A.自交、杂交、自交 | B.自交、测交、测交 |
C.杂交、测交、自交 | D.测交、杂交、自交 |
已知一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然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一定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 B.AABb | C.aaBb | D.AaBb |
果蝇长翅 (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 ,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
若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实验材料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丁个体DdYyrr自交子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 |
B.甲、乙图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恰当的揭示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
C.孟德尔用丙YyRr自交,其子代表现为9:3:3:1,此属于假说-演绎的提出假说阶段 |
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揭示基因分离定律时,可以选甲、乙、丙、丁为材料 |
某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
杂交组合 |
父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株数 |
||
父本 |
母本 |
雌株 |
雄株 |
|
1 |
阔叶 |
阔叶 |
阔叶243 |
阔叶119、窄叶 122 |
2 |
窄叶 |
阔叶 |
阔叶83、窄叶78 |
阔叶79、窄叶80 |
3 |
阔叶 |
窄叶 |
阔叶131 |
窄叶127 |
下列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据第1或3组实验可以确定叶形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则后代窄叶植株占1/4
C.仅根据第2组实验,无法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
D.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为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