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以下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
B.病毒无细胞结构,故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
C.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
D.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将基因型AA的个体和基因型aa的个体杂交得F1进行自交,那么F2中的纯合子占F2中个体
A.50% | B.25% | C.75% | D.100% |
视神经萎缩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一对夫妇均为杂合子,生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A.12.5% | B.25% | C.32.5% | D.0.75% |
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A.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 B.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
C.ATP的合成与分解 | D.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
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英(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依次是
A.5和3 | B.6和4 | C.8和6 | D.9和4 |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同基因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分离 |
B.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 |
C.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D.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在哺乳动物精巢中,发现一些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相同,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这些细胞可能是
A.次级精母细胞 | B.初级精母细胞 |
C.联会时的细胞 | D.精子细胞 |
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 B.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
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4号 | B.3号 | C.2号 | D.1号 |
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下面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高度分化改变了物种的遗传信息 |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
C.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 |
D.良好心态有利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发挥正常的调节功能,从而延缓衰老 |
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如何选择同位素标记的方案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B.用18O或15N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
C.一组噬菌体用32P标记DNA,另一组噬菌体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 |
D.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
B.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
D.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
某DNA分子片断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为60个,该片段连续复制三次所需C的数量为
A.180个 | B.280个 | C.320个 | D.360个 |
在下列的转录简式中有核苷酸
DNA:—A—T—C—C—
RNA:—U—A—G—G—
A.4种 | B.5种 | C.6种 | D.8种 |
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A.①② | B.③④⑥ | C.⑤⑥ | D.②④ |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工诱导的突变基因都是有利的 |
B.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
C.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
D.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频率是很低的 |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3、4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 |
B.染色体1、3、6、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
C.染色体6、7之间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
D.要测定果蝇的一个基因组应测定2、3、6、7号共四条染色体 |
用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花粉粒,分别离体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二倍体,这些幼苗成熟的后代
A.全部纯种 | B.全部杂种 |
C.1/16纯种 | D.1/4纯种 |
用秋水仙素诱导水稻形成多倍体的原因是
A.着丝点分裂受阻 | B.染色体多复制一次 |
C.纺锤体形成受阻 | D.染色体断裂 |
下列人群中哪类病的传递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A.单基因遗传病 | B.多基因遗传病 |
C.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 D.传染病 |
“猫叫综合症”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这种遗传病的类型属于
A.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 | B.常染色体结构变异疾病 |
C.常染色体数目变异疾病 | D.性染色体多基因遗传病 |
下列关于DNA连接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条链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
B.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核糖 |
C.DNA连接酶连接的是黏性末端两条链主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 |
D.同一种DNA连接酶可以切出不同的黏性末端 |
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
A.地理隔离的结果 |
B.生殖隔离的结果 |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果 |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
果蝇长翅 (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4% ,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v基因频率降低了50% |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
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___,操作②叫___________,此处理后必需用纸袋对母本进行__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_色。
(4)若亲代皆为纯合体,让F1进行自交,F2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F2的基因类型有及比例为________。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作____________。
Ⅰ.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三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图A属___________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之比为________。
(2)图B处于__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做________。
(3)图C细胞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II.如下图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发生在_____期,B与b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期。
Ⅲ.(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_;龙胆紫溶液属于________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着色。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_____。
下图为人体内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过程中的_____步骤;该步骤发生在_______中。
(2)图中(Ⅰ)是________,其上面的三个碱基GAA为______,按从左到右的次序写出(Ⅱ)内mRNA区段所对应的DNA模板链碱基的排列顺序__________。
(3)该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
A.神经细胞 B.肝细胞
C.成熟的红细胞 D.脂肪细胞
(4)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那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注: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或UGA)
上图所示的基因片段在转录时,以_________链为模板合成mRNA;若“↑”所指碱基对缺失,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链含__________个氨基酸。
在1990年医生对一位因缺乏腺苷脱氨酶基因而患先天性体液免疫缺陷病的美国女孩进行治疗。采用的方法是首先将患者的白细胞取出作体外培养,然后用某种病毒将正常腺苷脱氨酶基因转入人工培养的白细胞中,再将这些转基因白细胞回输到患者的体内,经过多次治疗,患者的免疫功能趋于正常。
(1)该病治疗运用了基因工程技术,在这个实例中运载体是_______,目的基因是________,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
(2)将转基因白细胞多次回输到患者体内后,免疫能力趋于正常是由于产生了腺苷脱氨酶,产生这种物质的两个基本步骤是________和_________。
(3)人的腺苷脱氨酶基因与胰岛素基因相比,其主要差别是___________。
(4)写出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