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每增加1 kg有机物体重,问至少需要草多少 kg
A.125 | B.75 | C.7 500 | D.1000 |
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农田生态系统做的专题研究并绘制成的食物网,他们作出的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的种群是蛇 |
B.农民除草.灭虫的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
C.该生态系统含有五个以上的种群 |
D.大田轮作(每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可改变原有营养结构,减轻病虫害 |
下列关于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农田中蚜虫、蚯蚓、田鼠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
B.研究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可以采用构建概念模型的方法 |
C.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
D.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
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是 。
(2)图1中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 、 。
(3)若图2中的乙大量减少,则短期内戊的数量会 。
(4)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 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 kg。
(5)图3中的C和B1+C1+D1可表示桑树和蚕用于 的能量。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同化的能量属于第 营养级所含的能量。
切叶蚁中体型较大的蚂蚁将叶片咬下运回巢穴,交给体型较小的蚂蚁咬成小片,后者再交给体型更小的蚂蚁咬成更小的片,以此类推直至叶片被咀嚼为糊状,然后切叶蚁将叶糊平铺在巢穴中“养殖”真菌。真菌可以分解叶片中坚韧的组织,切叶蚁则以真菌为食。切叶蚁体表覆盖一层链霉菌,该菌可抑制本巢穴真菌寄生物的大量繁殖。由此能得出的推论是( )
A.“植物→真菌→切叶蚁”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 |
B.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
C.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组分之间完成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
D.蚂蚁能长期控制巢内真菌寄生物是共同(协同)进化的结果 |
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者获得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数量、贮存的能量、积累的有机物均不断增多 |
C.在食物和空间充裕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
D.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g、h、i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同化的总能量 |
B.k包括兔子遗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
C.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在的营养级 |
D.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 |
今年太湖蓝藻大爆发,导致饮用水出现严重异味。水质变臭的根本原因是
A.蓝藻繁殖速度快 | B.好氧细菌增多 |
C.水中溶解氧过低 | D.水体中富含N、P 等元素 |
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浓度降低 |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 |
C.在一些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会导致酶的活性下降 |
D.大量猎杀草原上的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
信息传递对生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回声定位”,蝙蝠能够捕食猎物,躲避敌害 |
B.菊花接受短日照的刺激使得菊花能够适时开放,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
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可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
D.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来自生物 |
下面有关对如图曲线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
B.某种群的显性基因频率与隐性基因频率的动态变化关系 |
C.杂合子豌豆逐代自交,后代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数量关系 |
D.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含量关系 |
下列关于稳态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协调性密切相关 |
B.植物激素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 |
D.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
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