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回答有关实验的相关问题
Ⅰ.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0
B
10
-
0.1
5
C
-
10
0.1
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x lmm x 0.l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            个。

Ⅱ.根据教材中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回答有关问题。
(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具有_____________。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此实验中用的是___________。这种方法一般用于__________的群落。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_,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4)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毁损的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恢复的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前4年该种群数量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松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_______型。第______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2)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将呈_____ 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      。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批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                                  ,判断红豆杉种群是否形成新物种应看其是否出现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高度(cm)
h≤10
10<h≤30
30<h≤100
100<h≤300
h>300
数量(株)
120
62
32
16
6

由上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3)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         和种间互助的关系。
(4)该植物园所有的种群可构成群落,其垂直结构是指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鱼、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生物的数量,以有效控制水华的发生,使该湿地生态系统得以修复。回答问题:
(1)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的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与微囊藻之间是       关系,从而降低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当出现水华的湿地生态系统经修复后,又慢慢恢复的过程属于     演替。
(2)修复后的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填“强于”或“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
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该地某双子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法。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               
(3)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                稳定性较低。
(4)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           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草原引入一种野兔,一段时间后,发现其繁殖速度快且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啮树皮,造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黏液瘤病毒可以有效控制该野兔的数量。请回答:
(1)在引入的早期,野兔的种群数量大致呈_______型增长。当野兔种群数量增长超过一定限度时,原有的生态系统就会崩溃,这表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是有限的。用黏液瘤病毒控制野兔种群数量后,草原上发生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以上事实说明,人类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野兔属于__________消费者,野兔的摄入量是野兔的同化量与________之和。
(3)若要研究草原中植被的破坏情况,首先要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即____________。若要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

(1)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      等种间关系降低了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2)因为有些昆虫       ,所以,不能都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
(3)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单一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则属于者。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       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4)图乙中方框内的内容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塔胞藻(单细胞微型藻类)是水产动物的优质饵料。为探究Cu2+对塔胞藻细胞密度的影响,研究人员设置了Cu2+浓度依次为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320μmol/L的培养液,每个浓度3个平行组。将塔胞藻分别接种在上述培养液中进行处理。分别于处理后的24h、48h、72h及96h进行取样,测定塔胞藻细胞密度。实验结果如下图甲所示。

(1)在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液进行           处理。每次取样测定塔胞藻细胞密度时,均需做3次重复实验,探究过程共需测定的样品数为      
(2)研究人员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对未经稀释培养液中的塔胞藻进行计数,计数室内细胞分布见图乙,则培养液中塔胞藻细胞的密度是  。下列操作会使计数结果偏大的是       
A 稀释塔胞藻培养液时,未达到预设的稀释倍数
B 对于压在小方格上、下、左、右四条界线上的塔胞藻,均进行计数
C 塔胞藻在计数室中均匀分布,但每一个小方格内的塔胞藻过多
D 误把死细胞当作活细胞
E 从三角烧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未将三角烧瓶轻轻振荡几次即从培养液的上方取样
(3)实验结论:Cu2+对塔胞藻种群数量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Cu2+ 浓度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强。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是:①在相同时间内,                                                   ;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4)研究人员推测,水体受Cu2+ 污染和缺Mg2+都可能会抑制塔胞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Cu2+污染和缺Mg2+对塔胞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可设置以下对照实验:对照组用完全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塔胞藻;实验组的培养液依次为                                          。你认为,在短时间内,光合作用生理状况与细胞密度两个指标中,                     往往能更快地反映塔胞藻受Cu2+毒害的程度。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6分)长爪沙鼠是某草原鼠害的主要物种。若用灭鼠剂防治,长爪沙鼠种群数量会迅速恢复。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科研人员研究了不育剂EP-1对当地长爪沙鼠种群数量的影响。3月初在试验区投放不育剂饵料,对照区为自然状态;3月一10月间定期取样调查种群数量和幼体(0 -1月龄)比例,研究期间长爪沙鼠迁入迁出情况不明显,忽略不计。其中幼体比例统计结果如下图:

(1)若投放灭鼠剂,有毒物质会沿着____________渠道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影响生态安全。
(2)调查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时,在0.5 hm2的样地上,第一次捕获60只,标记后放回, 第二次捕获的40只中有20只带标记。据此估算,样地上长爪沙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只/hm2。捕获过的长爪沙鼠难以再次被捕获,因此估算值偏__________。
(3)雌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EP-1含有雌性激素,可反馈作用_____________(器官),使雌性长爪沙鼠血液中促性腺激素的含量显著降低。
(4)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长爪沙鼠种群的繁殖高峰出现的时间_____、出生率总体水平____。
(5)长爪沙鼠喜居于干旱沙质土壤地区,常见于荒漠草原,其体内            激素水平一般较高,这是                      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用字母回答),图中过程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2)如果对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               ,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 000 J/(cm2·y),则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          J/(cm2·y)。
(4)农田属于湿地,在维持小气候以及水源净化、空气净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田间管理除草、除虫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高产量的原因是                                                。向该农田中投放少量落叶等废弃物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某小组进行了下列3组实验(各组实验中,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饲养条件相同):
组1: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A所示。
组2: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F所示。
组3: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形成上、下层分离分布,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较组1少。

(1)组1中,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20 mL,则第40天时乙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2)在某些生态系统中,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①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代表的类似,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
②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减少,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________代表的类似。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绘制如图甲。a表示每3 h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d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_  __”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      等。
(2)曲线d表示的增长为“________”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________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情况如图乙所示,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________现象。
(4)在研究种群数量时,需要调查种群密度。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
(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是______;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等。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1分)蓝藻中的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性鱼(鲢鱼、鳙鱼)、沉水植物(鱼草、狐尾藻)、挺水植物(芦苇、香蒲)等生物的数量,并调整部分营养关系,下图所示营养关系是有效控制水华发生的主要部分。请据图回答:

(1)湿地中沉水植物(鱼草、狐尾藻)、挺水植物(芦苇、香蒲)与浮游植物(微囊藻)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它们的空间分布说明群落具有___________。
(2)若水体中N、P元素过量积累,在温度和光照适宜时,微囊藻会迅速增殖到水体饱和数量,该过程中徽囊藻的数量呈_____________增长。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鱼草、狐尾藻、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数量的作用是竞争水体中N、P元素和____________,从而降低微囊藻等浮游植物的K值。
(3)当投放鲢鱼比例大于鳙鱼时,微囊藻密度降低更显著,据图分析原因是________。
(4)修复富营养化水体时,应适量捕鱼和适时移除部分芦苇、香蒲和狐尾藻的茎秆,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出水体中_____________,以加快物质循环进程。
(5)富营养化的湿地经过一段时间修复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水质清澈见底。这个修复过程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能力,同时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7分)南方某山坡先是麦田,后退耕还林。麦田中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 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麦田中常发生虫害。蚜虫吸食麦叶和嫩穗汁液,红蜘蛛吸食麦叶汁液,则麦田中蚜虫与红蜘蛛的种间关系是               ;某研究小组欲调査田鼠的种群密度,釆用标志重捕法而不用样方法的理由
                                                         
(2)田鼠繁殖期间需要更多食物,联系此食物链,田鼠机体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主要包括___和___
(3)麦田退耕后,人们在其中种植了部分本地树种,这种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     (填“方向”、“速度”、“方向和速度”)。与麦田相比,树林中动物分层现象较复杂, 原因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