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一黑线姬鼠一黄鼬”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条主要食物链。请回答:
(1)水稻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 。在正常情况下,水稻、黑线姬鼠和黄鼬的数量可通过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方式保持相对稳定。
(2)鼠害大爆发时,黑线姬鼠数量迅速增长,当达到或超过 时,黑线姬鼠的数量停止增长或作上下波动。
(3)用药物灭鼠是快速控制鼠类的有效措施,但灭鼠药也会对其他生物产生一定的危害。这种危害既包括其他生物直接取食灭鼠药的危害,也包括有害成分通过食物链积累和富集即 作用所造成的危害。
(4)若该农田被废弃后,杂草丛生,多年后各种灌木生长起来,该农田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与原农田相比,演替后群落的生物多样性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_____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____________。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克。
(5)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关于减排方面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调查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宜调查 草本植物,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和 ,其中 (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某同学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山地内某阶段田鼠的种群密度,该方法适用于 的动物进行调查.由于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较难再次被捕捉,因此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的种群数量会比实际值偏 .
(3)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用 的方法。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3表示能量流经F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分解者是 (用字母表示),E→A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2中的丙相当于图1中的 (用字母表示)。
(2)图1中若E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
kJ 。而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 所利用。
(3)图1所示生态系统中,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 。
(4)图1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5)图3能量流经F的示意图中,⑤表示的能量为 ,①表示的能量为 ,能量流动的特点 。
(6)若图1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则:
①农民下田拔草,捕捉害虫,喷洒农药,目的是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
②若该生态系统若干年后在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 。
图甲表示某自然保护区的能量流动过程〔单位为103kJ/(m2·y)〕,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每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都被分为E1、E2两部分。图乙表示某一种野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___ ,E2散失到环境中的形式是______。
(2)E1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_ 。
(3)为了保证各营养级能量的需求,随着营养级升高,人为输入的有机物应该______ ,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生态学上有“中度干扰”假说,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受到中等程度干扰时,由于它们具备____ 能力,能够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人类无需参与。但是超过6级的地震灾害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这说明___ 。
(5)乙图AB段表示地震后该动物数量急剧下降,决定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 。D点后一般采用_____ 方法对该种群进行数量调查。
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__________演替的结果。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 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田鼠, 第二次捕获20 只,其中有标记的10 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_________,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___________,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_的形式散失。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请根据下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 符合马缨丹初期疯狂蔓延趋势。这充分体现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物 的特性。
(2)按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 ,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 点后进行。
(3)若环境条件不受破坏,自然界一定空间中的种群数量能维持在图中f点对应的最大数量,称为 ,又称K值。
(4)若图中曲线I、II表示某各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含义是: 。
珊瑚礁生态系统拥有着惊人的生物多样性,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科学家为了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海产品产量,在某片海域建立了人工鱼礁。图一为该鱼礁中的食物链,图二为该人工鱼礁能量流动简图:
(1)图一中,水蚤和粗皮鲷存在_______________种间关系;要调查该鱼礁中大马哈鱼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该方法常用于调查活动性强、 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2)在该人工鱼礁不同的水层生活着不同的鱼类,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结构,形成此结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成分为_______(填字母)。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___ _条,其中黄雀属于第____营养级,若要调查该地区黄雀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
(2)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为a,全部消费者和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为b,则a、b之间的关系是____。
(3)由于某些原因螳螂的数量大量减少,而黄雀的数量增加,其原因是___ _。
(4)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的形式进行。
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鱼、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生物的数量,以有效控制水华的发生,使该湿地生态系统得以修复。回答问题:
(1)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的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与微囊藻之间是 关系,从而降低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当出现水华的湿地生态系统经修复后,又慢慢恢复的过程属于 演替。
(2)修复后的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填“强于”或“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9)。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_____。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下图甲表示某流速缓慢的河段,因A、B、C排污口不断排放氮、磷、有害物质a等污染物,使河段水体污染逐渐加重,1、2、3、4表示不同的调查段。图乙表示该河段中3号调查段各营养级的部分生物种类受污染的情况。
请回答:
(1)受污河段中,若生态系统能够恢复稳态,恢复速度最快的是 号调查段。
(2)图乙包含的食物链属于 食物链,该生态系统除图中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生物成分是 。生物体内物质a含量沿食物链逐级增加的现象称为 。
(3)水生植食动物处于 营养级,在4号调查段,若水生植食动物营养级中的浮游动物大量繁殖,造成数量剧增,此时水生植物和浮游动物之间可能会呈现上宽下窄的 ;若水生植食动物营养级中的鱼类出现大量死亡,将引发生态系统的 调节,此外,水生植食动物数量还随季节变化,说明群落具有 结构。
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1)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罗非鱼食性广而杂,其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其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固定的能量。珠江中,罗非鱼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鱼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下图)。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_。
在某鱼塘中有A, B, C, D四种鱼,其营养结构如图甲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和B的关系是_____,若向鱼塘中投放专门食用C的鱼E,则A和B的总数量在短期内的变化是_____。当鱼E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刺激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垂体,促使其释放____,该物质促进____,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图乙为C、D两种鱼在某个时间段内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t2-t3时间内C种群出生率____(大于/小于)死亡率,此时间段内,C和D种群的年龄组成____(是,否)相同。为获得较多的D种群个体,且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需捕捞后维持在____时对应的种群数量。
(3)图丙曲线所示为种群B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___增长,在1-20年中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年。20-30年中种群的增长率为____。若B为自然界的某濒危物种,保护其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
某湿地生态系统由植物、昆虫、鸟类等组成。近几年来,工业污染导致鸟类丰富度和数量明显下降。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某地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
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主要植物类型 |
昆虫种类数 |
昆虫密度实验前 |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后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实验区 |
海蓬子 |
互花米草 |
47 |
20 |
14只/m2 |
2.3只/m2 |
对照区 |
海蓬子 |
海蓬子 |
47 |
40 |
13只/m2 |
11只/m2 |
(1)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
(2)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下面的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
①a、b、c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 。
②若鸟的食物有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 。(传递效率按20%计算)
③鸟与植食性昆虫相比,能量流动的去向缺少了 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