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则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 | B.该种群数量大约为88只 |
C.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 D.N= 39×34÷15 |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
某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据考证是由地震形成的,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岛上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
B.两岛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
C.两岛上鸟类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数量趋于相同 |
D.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
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bb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5/8 | B.1/4 | C.3/4 | D.3/5 |
新物种形成最显著的标志是( )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 B.改变了基因频率 |
C.产生了地理隔离 | D.产生了生殖隔离 |
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 |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
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②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
B.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等 |
C.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
D.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
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
B.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后可观察其线粒体分布 |
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
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目测估计法估计各种群数量 |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例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
对笠螺多个种群的调查,发现其体长、种群生物量(注:生物量代表种群的总干重)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个体平均生物量比B点少 |
B.随着种群密度增加,笠螺体长逐渐减小 |
C.种群密度低于A点时,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 |
D.笠螺种群生物量和体长呈正相关 |
调查法是生态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
B.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植物种群的密度 |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部分被标记个体的标记物脱落,将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小 |
D.调查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将样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后盖上盖玻片,再用显微镜观察 |
下图是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存在类似曲线I的种群增长形式 |
B.曲线II中d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
C.目前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人口发展处于c~d段 |
D.酿酒过程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可获得最大效益 |
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数体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
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
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
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 |
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
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 |
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
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 |
D.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
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2hm2(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hm2 | B.100只/hm2 | C.75只/hm2 | D.50只/hm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