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
A.增长型和衰退型 | B.衰退型和增长型 |
C.稳定型和衰退型 | D.稳定型和增长型 |
按一个家庭有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 )
A.种群数量和密度 | B.种群年龄结构 |
C.种群性别比例 | D.出生率和死亡率 |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以至于影响到树木的生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有捕食关系 |
B.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 |
C.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
D.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的是裸岩上的初生演替 |
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 |
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 |
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和地被物层 |
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
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
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
B.迁入率由序号4或5代表 |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
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 |
B.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丰富度 |
C.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
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 |
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原理是( )
A.寄生 | B.竞争 |
C.捕食 | D.共生 |
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D.沙丘上造林、沧海桑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昆虫甲和乙是棉田中的两种主要害虫,丙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害虫与天敌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B.防治棉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C.精耕棉田与弃耕棉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相同 |
D.用昆虫信息素专一诱捕甲,短期内乙种群密度会上升 |
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要求的是( )
A.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
C.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 |
在野外实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与迁出无关 |
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 |
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 |
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
B.农田中小麦数量的增长曲线为“S”型 |
C.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
D.群落中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而动物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