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需研究下图。该图表示了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哪条线表示生殖的数量,P点代表什么?( )
A.曲线1表示出生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
B.曲线1表示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
C.曲线1表示出生率,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
D.曲线1表示死亡率,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
2009年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外来入侵物种”,被誉为“食农狂兽”的非洲大蜗牛咬食农作物幼芽、幼体,这将会使该农作物正常情况下的年龄组成(下图)变化为( )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年龄和性别无关 |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
下图表示野兔进入某草原后的种群增长情况,对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B段兔群数量较少的原因是性别比例失调 |
B.BC段兔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
C.CD段兔群的生存斗争在进一步加剧 |
D.DE段兔群的增长率几乎为0 |
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 |
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 |
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 |
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 |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B.同一物种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种群 |
C.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等位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的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不包括( )
A.竞争 | B.共生 | C.种内斗争 | D.种内互助 |
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近年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屡被发现。课外研究小组同学对路旁一片闲散地中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年份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
豚草 |
0.3 |
0.6 |
1.1 |
1.5 |
2.3 |
||||
狗尾草 |
10.0 |
9.2 |
8 |
6.8 |
5.5 |
||||
龙葵 |
3.0 |
2.0 |
0.4 |
0 |
0
|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比较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
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演替 |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
在群落演替中,一个种群的数量迅速增长的时期过后,往往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形成这种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
A.天敌数量减少 | B.可利用食物的增加 |
C.死亡率增加或出生率降低 | D.出现了其他新物种 |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含量,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 |
甲 |
乙 |
丙 |
丁 |
有机物总量(g) |
550 |
100 |
3000 |
18 |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减少,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减少 |
C.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减少 | D.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丙、丁的种群数量减少 |
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不必须的条件是
A.随机取样 | B.样方面积为1m2 |
C.样本数量足够大 |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