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下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并使之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Ⅰ兴奋时膜内为负电位
B.Ⅱ处比血浆含较少的蛋白质
C.Ⅱ处神经递质的作用效应是使III抑制
D.Ⅱ处神经递质的作用效应是使Ⅰ兴奋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I、II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

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③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④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合称为突触小体,是神经元树突的末端
B.兴奋传至b时其电荷分布为内负外正
C.神经递质存在于②中
D.③内的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B.组织液中Na+浓度减小时,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兴奋发生时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突触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某些腺体细胞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状态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后膜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人类短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低溶液S的Na+,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

A.静息电位值减小 B.静息电位值增大
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①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Na +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

B.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C.

神经递质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

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

来源:2020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试卷
  • 更新:2021-09-10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能感受化学信息的感受器是 (    )

A.雄蛾头部的触角
B.鲫鱼身体两侧的侧线
C.响尾蛇鼻眼间的颊窝
D.皮肤中的压力感受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示A、B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B.⑥作用于⑦必然导致细胞B膜电位出现反转
C.释放入内环境中的⑥不应持续作用于细胞B
D.信号仅能从A向B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S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短期记忆经过多次重复可以形成长期记忆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多巴胺是脑内分泌的一种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如图为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此时膜内是正电位
B.“瘾君子”吸食毒品后,表现出健谈现象与吸食者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兴奋性过高有关
C.吸毒“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减少
D.由图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了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从而增强并延长多巴胺对脑的刺激,产生“快感”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