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 |
B.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子发病其父、子必发病 |
C.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 |
D.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
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家系的是甲、丙、丁 |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的携带者 |
C.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几率为3/4 |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
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 |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
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该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为纯合子 |
B.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4为纯合子 |
C.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为杂合子 |
D.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3为纯合子 |
正常双亲产下一头矮生雄性牛犊,以下解释不可能的是
A.雄犊营养不良 | B.雄犊携带了X染色体 |
C.发生了基因突变 | D.双亲都是矮生基因的携带者 |
(2009年大连质检)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 |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
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
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如果Ⅲ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
A.5/6 | B.1/3 | C.1/8 | D.1/6 |
( 2008年杭州模拟)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
A.1号 | B.2号 | C.3号 | D.4号 |
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1个正常,2个为携带者,1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
C.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
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
某人染色体组成为44+XYY,该病人可能是由于亲代产生配子时,什么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所致
A.次级精母细胞 | B.次级卵母细胞 |
C.初级精母细胞 | D.初级卵母细胞 |
对一对夫妇所生的两个女儿(非双胞胎)甲和乙的X染色体进行DNA序列的分析,假定DNA序列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结果应当是
A.甲的两条彼此相同,乙的两条彼此相同的概率为1 |
B.甲来自母亲的一条与乙来自母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
C.甲来自父亲的一条与乙来自父亲的一条相同的概率为1 |
D.甲的任何一条与乙的任何一条都不相同的概率为1 |
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
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
D.黑猩猩等哺乳动物也有X染色体 |
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A. | 1∶0 | B. | 1∶1 | C. | 2∶1 | D. | 3∶1 |
有些线粒体DNA的突变会导致人体患一种称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的疾病,该病病症是成年后突然失明。某夫妇,妻子患红绿色盲,丈夫患LHON,则其后代既患LHON又患色盲的几率是 ( )
A.1/2 | B.1/4 | C.1/8 | D.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