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患色盲的儿子。这个男孩成年后产生精子的种类和比例是
A.2 1∶1 |
B.4 2∶2∶1∶1 |
C.4 1∶1∶1∶1 |
D.3 1∶2∶1 |
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则F2中( )
A.表现型有4种,基因型有12种
B.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的父方
C.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比例是3∶1
一位只患白化病的女性患者(致病基因为a)的父亲正常,母亲只患色盲(致病基因为b)。则这位白化病人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可能的基因型是( )
A.aXb或aY | B.aXb或aXb |
C.aaXbXb或aaYY | D.aaXbXb或aaXbXb |
果蝇的红眼(R)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r),下列有关这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用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红眼∶白眼的比例为3∶1,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
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控制该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 |
C.用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杂交,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 |
D.纯合红眼雌蝇和白眼雄蝇交配,所得F1相互交配得F2,则F2所产生的卵和精子中具有R和r比例依次是3∶1和1∶1 |
已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4对同源染色体,根据萨顿的假说,关于该动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蝇的精子中含有成对的基因 |
B.果蝇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基因 |
C.果蝇的4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以同时来自父方,也可以同时来自母方 |
D.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一个 |
下列①~④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同源染色体之间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基因型为Aa的豌豆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中A∶a=1∶1;
④男性色盲患者可将色盲基因通过女儿传递给外孙。
A.一项正确 | B.两项正确 |
C.三项正确 | D.都正确 |
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下列哪组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 …( )
A.白眼(♀)×白眼(♂) | B.杂合红眼(♀)×红眼(♂) |
C.白眼(♀)×红眼(♂) | D.杂合红眼(♀)×白眼(♂) |
在图所示四个遗传系谱图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是白化病遗传的家系是甲、乙、丙、丁 |
B.肯定不是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是甲、丙、丁 |
C.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
D.家系丁中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几率是25% |
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
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双亲中的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F1中,雌果蝇眼色与亲代雄果蝇相同,雄果蝇眼色与亲代雌果蝇相同,则亲代雌果蝇、雄果蝇、F1代中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
A.XaXa、XAY、XAXa、XaY B.XAXa 、XaY、XAXa、XAY
C.XaXa、XaY、XAXA、XAY D.XAXA、XAY 、XaXa、Xa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的性别也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有杂合体的基因型XY,雌性体细胞中有纯合体的基因型XX。③人类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④女孩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是由父方遗传来的。⑤男人色盲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外孙,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不连续现象。⑥色盲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