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过程需要ATP提供能量
B.蓝细菌光合膜上光反应产生的ATP是其各项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
C.黑暗条件下植物细胞溶胶可以产生ATP
D.ATP水解的放能反应往往与某些吸能反应相关联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B.ATP在细胞中容易再生
C.ATP分子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D.ATP分子中含有腺嘌呤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B.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D.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含有羧基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生理过程中的形状改变,一定需要ATP供能的是

A.红细胞失水形状改变 B.酶与底物结合形状改变
C.骨骼肌收缩形状改变 D.载体蛋白的形状改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分析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后,细胞不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B.维生素D和胆固醇属于脂质,可以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D.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催化的专一性时,不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只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B.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时,只能在中性条件下进行
C.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时,只能用斐林试剂检测
D.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要设置空白对照进行比较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持人体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ATP的水解
B.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C.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
D.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底物浓度不能改变酶催化活性
B.物质B能通过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而降低反应速度
C.减小底物浓度不能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表代表胃、小肠中有关消化液的成分及部分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消化液名称
PH
消化液成分

胃液
1—2
胃酸(HCl) 胃蛋白酶
小肠
肠液、胆汁、胰液
7—8
NaHCO3,蛋白酶、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B.与无机催化剂比较,酶能为生化反应提供活化能
C.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增强
D.胃酸(HCl)进入小肠后不会降低小肠中酶的活性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光能转化成人体肌细胞内ATP的能量,需要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光合作用→消化吸收→主动运输→有氧呼吸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化吸收→主动运输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主动运输→消化吸收
D.主动运输→消化吸收→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情形与图中坐标曲线走势相符的是(  )

A.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
B.人体肌细胞中ATP生成量随氧分压的变化
C.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
D.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细菌数目的变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图中曲线a表示在最适t ℃、最适pH条件下,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曲线的AB段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在曲线的B点时再加入一定量的酶,可以用曲线b表示
C.酶的数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
D.减少pH值,重复该实验,曲线中B点位置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曲线乙和曲线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一分子ATP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

A.2和3 B.1和3 C.2和2 D.4和6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研究镉、铜对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用一定浓度的镉、铜处理河蚬一段时间后,测得河蚬过氧化氢酶活性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2)表中a是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
(3)列举本实验需要控制的两个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可用过氧化氢作为底物,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____________来表示。
(5)某学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河蚬的新鲜的软体组织制成研磨液,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研磨河蚬软体组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能否用河蚬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6)在下面的坐标中画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曲线(画出大致趋势即可)。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生物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