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取软锰矿石(主要成分为MnO2)116g 跟足量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MnO2+4HCl(浓)  MnCl2+Cl2↑+2H2O,制得22.4L Cl2(标准状况)。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种软锰矿石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75%
B.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4mol
C.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为146g
D.被还原的MnO2的物质的量为1mol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是2 NA
B.常温常压下22.4 L HCl气体含有的分子数是NA
C.0.1 mol/L CuCl2溶液中Cl数目是0.2 NA
D.32 g O2中含有的原子数是 NA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法及判断不正确的是

A.用NaOH溶液来鉴别NH4Cl和KCl
B.用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来鉴别NH4Cl和NH4NO3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D.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和KNO3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转移溶液 B.制蒸馏水 C.分离水和酒精 D.稀释浓硫酸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氯、溴、碘三种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

A.颜色相似 B.都是双原子分子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是7 D.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 B.Al C.Na2SO3 D.蔗糖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密闭容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A(g)+nB(g)pC(g)+qD(g),若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重新达到平衡,变化过程均如右图所示,   则对该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C.m+n>p+q
D.m+n<p+q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 △H= -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CH3OH的燃烧热为676.7 kJ·mol-1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是

A.在pH=12的溶液中,K+、Cl、HCO3、Na+可以大量共存
B.在pH=0的溶液中,Na+、NO3、SO32、K+可以大量共存
C.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CH3COOH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由0.1 mol/L一元碱BOH溶液的pH=10,可推知BOH溶液存在BOH=B+ + OH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的同时生成2n mol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 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于反应2NO2(气) N2O4(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在温度不变时,欲使的比值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体积不变,增加NO2的物质的量
B.体积不变,增加N2O4的物质的量
C.使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
D.充入N2,保持体积不变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①NH4I(s)NH3(g)+HI(g) ②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 mol·L-1,c(HI)=4 mol·L-1,,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A.9 B.16 C.20 D.25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合成氨反应,为提高氨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C.反应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体系颜色变深
D.对于2HI(g)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时,将10 mL 0.1 mol/L Na2S2O3溶液和10 mL 0.1 mol/L的H2SO4溶液混合,2 min后溶液中明显出现浑浊。已知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50℃时,同样的反应要同样看到浑浊,需要的时间是

A.40 s B.15 s C.48 s D.20 s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3和pH=4的盐酸各10mL混合,所得溶液的pH=3.5
B.溶液中c(H+)越大,pH值也越大,溶液的酸性就越强
C.液氯虽然不导电,但溶解于水后导电情况良好,因此,液氯也是强电解质
D.当温度不变时,在纯水中加入强碱溶液不会影响水的离子积常数
  • 更新:2020-03-19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