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碘酸钾(KIO3)晶体是我国规定的食盐加碘剂。它通常是以碘为原料与过量KOH溶液通过下列反应制得:3I2+6KOH=5KI+KIO3+3H2O,再将KI和KIO3的混合溶液电解,将其中的I转化为IO3,装置如图。

(1)在反应3I2+6KOH=5KI+KIO3+3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电解前,将KI和KIO3混合溶液加入阳极区;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电解时,阳极上的电极反应                      ;阴极上得到的气体产物为                 
(3)某同学查资料获知:KIO3在酸性介质中与碘化物作用生成单质碘,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为确定电解是否完成,需检验阳极区电解液中是否含有I,该同学选用淀粉溶液和稀硫酸进行实验,其它仪器及用品自选,请完成其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4)电解完毕,从电解液中得到KIO3晶体的过程为:

步骤①的操作名称        ,步骤④中洗涤晶体的目的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铜矿石中铜元素含量较低,且含有铁、镁、钙等杂质离子。某小组在实验室中用浸出-萃取法制备硫酸铜:

(1)操作I为_______。操作II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
(2)操作II、操作III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富集铜元素。
(3)小组成员利用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反应,制备环保型木材防腐剂Cu2(OH)2CO3悬浊液。多次实验发现所得蓝色悬浊液颜色略有差异,查阅资料表明,可能由于条件控制不同使其中混有较多Cu(OH)2或Cu4(OH)6SO4
已知Cu(OH)2、Cu2(OH)2CO3、Cu4((OH)6SO4均难溶于水,可溶于酸;分解温度依次为 80℃、200℃、300℃。
设计实验检验悬浊液成分,完成表中内容。
限选试剂:2mol•L1HCl、1 mol•L1H2SO4、0.1 mol•L1NaOH、0.1 mol•L1 BaCl2、蒸馏水。仪器和用品自选。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悬浊液,过滤,充分洗涤后,取滤渣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悬浊液中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Cu4( OH)6SO4
步骤2:另取少量悬浊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说明悬浊液中混有Cu( OH) 2

 
(4)上述实验需要100mL 0.5 mol•L1的CuSO4溶液,配制时需称取_______gCuSO4•5H2O (化学式量:25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苯酚、乙酸,实验小组对该废液进行探究,设计如下方案:

己知熔点:乙酸16.6℃、苯酚43℃。沸点:乙酸118℃、苯酚182℃。
(1)写出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2)②中分离B的操作名称是                                       
(3)现对物质C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请你帮助实验小组按要求完成实验过程记录,在答题卡上填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现象解释。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2moL·L—1NaOH、0.1 mol •L—1KSCN、酸性KMnO4溶     液、FeCl3溶液、饱和溴水、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现象解释
步骤1:取少量C放入a试管,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
 
                
 
                  
 
                    
 
                    
步骤2:取少量C的稀溶液分装b、c两支试管,往b试管         
                             
 
产生白色沉淀
 
                       
 
                       
步骤3:往c试管               
 
                            
              
 
               
C与加入的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4)称取一定量的C试样,用水溶解后全部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此溶液  25.00mL,加入浓度为0.0500 moL·L-1的溴水溶液30.00mL,放置。待反应完全后,加入过量的KI,再用0.1100 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耗去Na2S2O3标准溶液11.80mL。则试样中C物质的量的计算表达式为:              。 (部分反应离子方程式:I2+2S2O32—=2I+S4O62—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工业上设计将VOSO4中的K2SO4、SiO2杂质除去并回收得到V2O5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所得废渣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操作I的名称        
(2)步骤②、③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R表示VO2+,HA表示有机萃取剂):
R2(SO4)n (水层)+ 2nHA(有机层)2RAn(有机层) + nH2SO (水层) 
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                                                     
③中X试剂为                            
(3)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4)25℃时,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关系如下表:

pH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钒沉淀率%
88.1
94.8
96.5
98.0
98.8
98.8
96.4
93.1
89.3

 
结合上表,在实际生产中,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             ;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溶液中c(Fe3+)<           。〖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
(5)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发酵粉是一种化学膨松剂,可由小苏打、臭粉(碳酸氢铵)、明矾[KAl(SO4)2•12H2O]中的两种物质组成。某小组为探究不同品牌的发酵粉的化学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提出假设】
(1)假设1:由小苏打和臭粉组成
假设2:由小苏打和明矾组成
假设3: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方案与流程】
为探究甲品牌的发酵粉的成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得到如下现象:

(2)结合步骤①~③分析,气体A为________,该发酵粉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步骤①和②操作不变(现象也相同),将步骤③中足量稀盐酸改为足量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能否确定发酵粉的成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品牌的发酵粉的化学组成可能为假设2情况,请设计实验验证。
实验仪器和用品任选,限选试剂:稀盐酸、0.1 mol/LNaOH溶液,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溶于足量的盐酸后,
将溶液分成两份,分别装入A、B试管中。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Na+,发
酵粉中有NaHCO3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结合步骤2中的结论,假设2成立。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验室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SO4•7H2O),有关的工艺流程如下:

(1)将过程②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色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溴水

(2)在①中已知FeS中铁元素生成Fe3+,S元素生成单质硫,FeS、O2、H2SO4反应的方程式是                                                             
(3)在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④中,蒸发浓缩需要的硅酸盐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⑥中,将溶液Z控制到70~8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测量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硫元素):称取2.700g样品,将样品溶于足量的盐酸后,滴加过量的BaCl2;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的质量为3.495g。若该聚铁主要成分为[Fe(OH)(SO4)]n,求该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Mr (BaSO4) =233、Mr (Fe) =56]。(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4位有效数字)。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NaCl和NaClO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反应:ClO+Cl+2H+ = Cl2↑+H2O,某学习小组拟研究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的变质情况。
(1)此消毒液中NaClO可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HCO3和HClO而变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取适量消毒液放在试管中,加入足量一定浓度的硫酸,有气体放出。通过以下装置检验气体的成分可以判断消毒液是否变质。

限选试剂:98%浓硫酸、1%品红溶液、1.0 mol·L1 KI-淀粉溶液、1.0 mol·L1NaOH、澄清石灰水、饱和NaCl溶液
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

   所加试剂
           预期现象和结论
试管A中加足量①          
试管B中加1%品红溶液;
试管C中加②              
若A中溶液变蓝色,B中溶液不退色,C中溶液变浑浊。则消毒液部分变质;
                          则消毒液未变质;
                        则消毒液完全变质。

 
(3)用滴定法测定消毒液中NaClO的浓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量取 25.00mL消毒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a mol·L1 Na2SO3溶液b mL;
②滴定分析。将c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装入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KMnO4和剩余的Na2SO3发生反应。当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红色,且保持半分钟内红色不退时,停止滴定,记录数据。重复滴定实验2次,平均消耗酸性KMnO4溶液v mL;
滴定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NaClO + Na2SO3 = NaCl+ Na2SO4
2KMnO4 + 5Na2SO3+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Na2SO4 + 3H2O
③计算。消毒液中NaClO的浓度为        mol·L1(用含a、b、c、v的代数式表示)。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碳酸钠: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氨气达到饱和后,再不断通入CO2,一段时间后,出现沉淀,过滤得到NaHCO3晶体。
(1)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NaHCO3得到纯碱制品,实验室可进行此操作的装置是           
 
A                  B                 C                     D
(3)得到的纯碱制品含有少量NaHCO3和NaCl,设计实验验证样品中各种组分。试剂和仪器限选用:试管、胶头滴管、过滤装置、Ba(NO3)2溶液、NaOH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

步骤一:取少量制品于试管中,加少量蒸馏水,振荡,溶解。往试管中加入            
                           振荡,观察                 
现象:溶液中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结论:                            。
步骤二:将步骤一的浊液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B中,加入                       
振荡,观察
 
现象:                           ;
结论:样品中含有NaHCO3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浊液过滤,取滤液于试管C中,                             
                          振荡,观察
 
现象:                           ;
结论:                            。

 
(4)用碘量法测量自来水中残留的Cl2的浓度:
① 在大锥形瓶中放置过量的KI,加一定量的冰醋酸,准确取水样200mL加入瓶中,迅速塞上瓶塞摇动,水样呈淡黄色,发生反应:Cl2+2I=2Cl+ I2
②加少许淀粉溶液,用cmol/L 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当                                                            ,达到滴定终点。
③重复操作3次,平均读数为V mL,则该样品中残留Cl2的浓度:         mg/L(Cl的相对原子质量:35.5)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钡盐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BaCO3、BaSO3、Ba(FeO2)2等],某主要生产BaCO3的化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晶体及其他副产物,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 Fe(OH)3和Fe(OH)2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和9.7
② Ba(NO3)2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
③ KSP(BaSO4)=1.1×1010,KSP (BaCO3)=5.1×109
(1)该厂生产的BaCO3因含有少量BaSO4而不纯,提纯的方法是:将产品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提纯原理:                                  
(2)上述流程酸溶时,Ba(FeO2)2与HNO3反应生成两种硝酸盐,化学方程式为: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       

A.BaCl2 B.BaCO3 C.Ba(NO3)2 D.Ba(OH)2

(4)废渣2为                    
(5)操作III为                                 
(6)过滤3后的母液应循环到容器         中。(填“a”、“b”或“c”)
(7)称取w克晶体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m克,则该Ba(NO3)2的纯度为             (相对分子质量:Ba(NO3)2为261,BaSO4为23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乙酰水杨酸俗称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合成原理是:

虚框中为提纯原理,是为了除去该反应的副产物:水杨酸酐、乙酰水杨酸水杨酯、乙酰水杨酸酐和聚合物等。水杨酸(熔点158℃)和乙酰水杨酸(熔点135℃)微溶于冷水、可溶于热水和乙酸乙酯。生产流程是:
 
(1)操作I、III的名称是      ;使用热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2)可以循环利用的是       ;固体2的成份是                            
(3)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并进行精制(除去产品中的其它反应物和副产物),进行以下操作,请完成下表: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几粒产品晶体投入装适量热水的试管中,振荡
得无色溶液
 
向试管中滴入       溶液
          .
产品中有水杨酸

结晶
将粗产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水浴加热,趁热过滤,将滤液                ,抽滤
有晶体析出
精产品

 
(4)用中和法测定产品纯度:
取a g产品溶解于V1 mL1mol/L的NaOH溶液中,加热使乙酰水杨酸水解,再用1 mol/L的盐酸滴定过量的NaOH,当滴定终点时消耗盐酸V2 mL;计算出产品纯度为                            (只需列出计算表达式,不必化简。乙酰水杨酸分子量为180)。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钒及化合物用途广泛。工业上常用含少量Al2O3的钒铁矿(FeO×V2O5)碱熔法提取V2O5。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焙烧时可发生反应:V2O5+Al2O3+2Na2CO32NaVO3+2NaAlO2+2CO2
②常温下物质的溶解度:NaVO3~21.2 g /100g水;HVO3~0.008 g/100g水
(1)“浸出渣B”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
(2)生产中,不直接用H2SO4浸泡“烧渣A”获取HVO3的原因是                
(3)“操作①”包括     、洗涤。如果不洗涤,则产品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下列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去)可用在实验室进行“操作②”的是    。(填序号)

A                  B                 C                     D
(4)NaVO3用于原油的脱硫技术,由V2O5溶于NaOH溶液中制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V2O5还可用于将硅铁炼成钒铁。生产中加入CaO可节能减排。有关反应如下:
2V2O5(l)+ 5Si(s)+ 5CaO(s)=" 4V(s)+" 5CaSiO3(s) △H1 =" —2096.7" kJ/mol
已知:CaSiO3(s)=" CaO(s)+" SiO2(s)  △H2 =" +92.5" kJ/mol
则:2V2O5(l)+ 5Si(s)=" 4V(s)+" 5SiO2(s) △H3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Ba(NO3)2可用于生产绿色烟花、绿色信号弹、炸药等。某生产BaCO3、BaSO4的化工厂生产中排出大量的钡泥[主要含有BaCO3、BaSO3、Ba(FeO2)2等],该厂利用钡泥制取Ba(NO3)2晶体(不含结晶水),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Fe3+和Fe2+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和9.7;
②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  
(1)该厂生产的BaCO3因含有少量BaSO4而不纯,提纯的方法是:将产品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充分搅拌,过滤,洗涤。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提纯原理:         
(2)酸溶时,Ba(FeO2)2与HNO3反应生成两种硝酸盐,化学方程式为             
(3)该厂结合本厂实际,选用的X为     (填序号),中和I使溶液中的      (填离子符号)的浓度减小。

A.BaCl2 B.Ba(OH)2 C.Ba(NO3)2 D.BaCO3

(4)最后的废渣中除原有的难溶性杂质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5)测定所得Ba(NO3)2晶体的纯度:准确称取m1g晶体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的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其质量为m2g,则该晶体纯度的计算表达式为        。(已知Ba(NO3)2、BaSO4的式量分别为261、23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易溶于水。实验室可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来制备ClO2,其流程如下:

(1)写出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字母)

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水

(3)测定ClO2(如图)的过程如下: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100mL水溶解后,再加3mL硫酸溶液;在玻璃液封管中加入水;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将玻璃封管中的水封液倒入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c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I2+2S2O32=2I+S4O62),共用去V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①装置中玻璃液封管的作用是                                          
②请写出上述二氧化氯气体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通入ClO2的质量m(ClO2)=                  。(用含c、V的代数式表示)(已知:Cl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7.5)
(4)设计实验来确定溶液X的成分,请补充完成实验步骤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溶液X中含有Na+

 
溶液X中含有Cl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硫代硫酸钠(Na2S2O3)俗称大苏打,照相业中用作定影剂。Na2S2O3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与酸反应有单质硫和SO2生成。
(1)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混合反应可用于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完成有关的实验设计表(已知各溶液体积均为5 mL):

实验编号
T/K
c(Na2S2O3)/ mol·L-1
c(H2SO4)/ mol·L-1
实验目的

298
0.1
0.1
实验①和②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①、③和④探究反应物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308
 
 

 
0.2
 

 
0.1
 

 
(2)Na2S2O3还具有很强的还原性,Na2S2O3溶液与足量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提示:S元素被氧化为SO)。
(3)现有一瓶Na2S2O3固体,可能含有Na2SO4固体,请设计实验验证,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试剂: 1 mol·L-1 H2SO4、1 mol·L-1 HNO3、1 mol·L-1 HCl、1 mol·L-1 NaOH、0.1 mol·L-1 BaCl2、0.01 mol·L-1 KMnO4、蒸馏水。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蒸馏水溶解
 
步骤2:
 
步骤3: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利用海水资源进行化工生产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1)流程I中,欲除去粗盐中含有的Ca2、Mg2、SO42等离子,需将粗盐溶解后,按序加入药品进行沉淀、过滤等。加入药品和操作的顺序可以是        
a.Na2CO3、NaOH、BaCl2、过滤、盐酸    b.NaOH、BaCl2、Na2CO3、过滤、盐酸
c.NaOH、Na2CO3、BaCl2、过滤、盐酸   d.BaCl2、Na2CO3、NaOH、过滤、盐酸
(2)流程II中,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通电开始后,阳极区产生的气体是     ,阴极附近溶液pH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流程III中,通过反应得到NaHCO3晶体。下图为NaCl、NH4Cl、NaHCO3、NH4HCO3的溶解度曲线,其中能表示NaHC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流程IV中,所得纯碱常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提纯它的过程如下:将碳酸钠样品加适量水溶解、       、过滤、洗涤2-3次,得到纯净Na2CO3•10H2O,Na2CO3•10H2O脱水得到无水碳酸钠,已知:
Na2CO3·H2O(s)==Na2CO3(s)+H2O(g)  ΔH1=+58.73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2=" +473.63" kJ·mol-1
把该过程产生的气态水完全液化释放的热能全部用于生产Na2CO3所需的能耗(不考虑能量损失),若生产1molNa2CO3需要耗能92.36kJ,由此得出:H2O(g)==H2O(l) △H =   

  • 更新:2020-03-18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化学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