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振荡、静置后分液 |
C.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取少量液体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
D.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溶液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2011年6月4日晚上22时55分左右,杭州市辖区建德境内杭新景高速公路发生苯酚槽罐车泄漏事故,导致部分苯酚泄漏并造成污染。对泄漏的苯酚,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哪个方法最佳:()
A.用水冲洗掉 | B.用稀盐酸洗掉 | C.用酒精冲洗掉 | D.用石灰中和 |
欲除去混在苯中的少量苯酚,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分液 |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充分振荡,静置后分液 |
C.加入过量溴水,过滤 | D.加入FeCl3溶液后,过滤 |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
B.甲苯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乙烷不能 |
C.苯酚与溴水作用得到三溴苯酚,而苯与液溴作用,在催化剂作用下才得到一溴代物 |
D.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
皮肤上若沾有少量苯酚,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70℃热水洗 | B.用酒精洗 | C.用稀NaOH溶液洗 | D.不必冲洗 |
2011年6月4日晚上22时55分左右,杭州市辖区建德境内杭新景高速公路发生苯酚槽罐车泄漏事故,导致部分苯酚泄漏并造成污染。对泄漏的苯酚,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哪个方法最佳:
A.用水冲洗掉 | B.用稀盐酸洗掉 | C.用酒精冲洗掉 | D.用石灰中和 |
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其水溶液显弱酸性,俗称石炭酸 |
B.苯酚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 |
C.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65℃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
D.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苯酚的水溶液后立即放出二氧化碳 |
下列是三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
C.三种物质中,其中有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 |
D.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下列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 )
A.只用溴水一种试剂可鉴别甲苯、己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液体 |
B.用苯和溴水在Fe催化下可制的溴苯 |
C.用乙醇、冰醋酸和pH=1的H2SO4溶液混合加热可制备乙酸乙酯 |
D.用酚酞可鉴别苯酚钠和乙酸钠两种溶液 |
现有下列物质:①乙炔 ②苯酚溶液 ③乙醛 ④氨基酸。请回答:
(1)能跟溴发生加成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
(2)能跟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3)能跟饱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4)能发生成肽反应的是
下列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乙醇与浓氢溴酸反应![]() |
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 |
C.苯酚钠中通入二氧化碳![]() |
D.蔗糖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 |
13.用括号内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可行的是
A.乙酸乙酯中的乙酸(NaOH溶液,分液) | B.乙醇中的乙酸(浓硫酸并加热) |
C.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 | D.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 |
洋蓟属高档蔬菜,从洋蓟提取的物质A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A的结构如图。下列关于A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B.1mol A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9mol NaOH |
C.A能和浓溴水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
D.A含4种官能团 |
【改编】是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中的某些成分 |
B.利用天然气做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
C.医用酒精的浓度为75% |
D.药皂中加入少量苯酚,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