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检验乙醛中的醛基:在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乙醛,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
B.分离提纯苯:向苯和苯酚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浓溴水,静置后分液 |
C.比较CH3COO—和CO32—结合H+的能力:相同温度下,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2CO3和CH3COONa溶液的pH |
D.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向某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滴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
亮菌甲素为利胆解痉药适用于急性胆囊炎治疗等,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亮菌甲素分子式为C12H11O5 |
B.亮菌甲素能与三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最多能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
C.1mol亮菌甲素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最多能消耗2mol NaOH |
D.每个亮菌甲素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H2反应后的产物有3个手性碳原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
B. |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 和 |
C. | 用 溶液不能区分 和 |
D. |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
苯酚有毒且有腐蚀性,使用时若不慎溅到皮肤上,可用来洗涤的最佳试剂是
A.65℃以上的水 | B.NaOH溶液 | C.酒精 | D.冷水 |
下列是三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B.三种有机物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 |
C.三种物质中,其中有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 |
D.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雌二醇和炔雌醇是两种雌激素用药,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核磁共振氢谱峰数相同 |
B.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消去反应 |
C.两种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内 |
D.可用FeCl3溶液鉴别 |
下列物质的俗称、主要成分及主要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俗称 |
醋酸 |
石炭酸 |
福尔马林 |
四氯化碳 |
成分 |
CH3COOH |
![]() |
HCHO |
CCl4 |
用途 |
调味剂 |
环境消毒 |
防腐剂 |
灭火 |
选项 |
A |
B |
C |
D |
皮肤上沾了少量苯酚,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先用稀NaOH溶液洗,再用水冲洗 | B.先用水洗,再用酒精冲洗 |
C.先用酒精洗,再用水冲洗 | D.用布擦去后再用水冲洗 |
已知某兴奋剂乙基雌烯醇(etylestrenol)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内消去一个水分子,产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 |
B.该物质可以视为酚类 |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
D.该物质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均共面 |
能鉴别碘化钾溶液、苯酚溶液、乙酸、苯和己烯五种液体的试剂为()
A.Na2CO3溶液 | B.溴水 | C.新制Cu(OH)2 | D.福尔马林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操作 |
|
A |
证明二氧化硫漂白性 |
将二氧化硫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
B |
证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 |
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 |
C |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甲酸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静置分液 |
D |
比较锌铜金属活泼性 |
用导线连接两个石墨电极,放入ZnSO4、CuSO4的混合液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羟基跟链烃基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属于醇类 |
B.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属于醇类 |
C.酚类和醇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
D.分子内含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都属于酚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