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秦皮中含有的七叶树内酯,具有抗菌作用。若1mol 七叶树内酯,分别与浓溴水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消耗的Br2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A.3mol Br2;2mol NaOH | B.3mol Br2;4mol NaOH |
C.2mol Br2;3mol NaOH | D.4mol Br2;4mol NaOH |
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其水溶液显酸性,俗称石炭酸 |
B.苯酚暴露在空气中,会因与CO2作用而变质 |
C.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超过65℃可与水混溶 |
D.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擦洗 |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一致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溴乙烷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加热水解后,加入硝酸银溶液 |
可检验溴元素的存在 |
B |
苯中有少量苯酚,加入浓溴水后,过滤 |
可除去苯中的苯酚 |
C |
乙烷中有少量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可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
D |
测苯与液溴反应前后的pH |
验证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还是取代反应 |
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酚呈弱酸性,能使石蕊试液显浅红色 |
B.苯酚分子中的13个原子有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 |
C.苯酚有强腐蚀性,沾在皮肤上可以用NaOH溶液洗涤 |
D.苯酚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沉淀 |
能在有机物的分子中引入羟基官能团的反应类型有:(a)酯化反应,(b)取代反应,(c)消去反应,(d)加成反应,(e)水解反应。其中正确的组合有
A.(a)(b)(c) | B.(d)(e) |
C.(b)(d)(e) | D.(b)(c)(d)(e) |
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苯酚中分离出苯的过程中,可选用右图装置及操作 |
B.化学反应中原子可重新组合、也可以破裂,爆炸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反应 |
C.大气中的氮气可通过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和工业固氮等方式从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氮的固定过程中必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D.化学家合成和分离了超过4500万种物质基础。化学合成和分离技术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奠定了物质基础 |
下列化合物的性质属于羟基对苯环影响的是
A.苯酚溶液显弱酸性 |
B.苯酚比苯容易发生溴代反应 |
C.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苯甲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
D.苯酚和乙醇在60℃的水浴中,分别加入金属钠,苯酚中明显反应剧烈 |
双酚A是食品、饮料包装和奶瓶等塑料制品的添加剂,能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对儿童的健康危害更大。下列有关双酚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双酚A
A.双酚A的分子式是C15H16O2 |
B.双酚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氢原子数之比是1:2:2:3 |
C.反应①中,1 mol双酚A最多消耗2mol Br2 |
D.反应②的产物中只有一种官能团 |
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CH3—CH=CH2 |
B.乙酰水杨酸与适量NaOH溶液反应制备 |
C.向CH3CH2Br中滴入AgNO3溶液以检验溴元素 |
D.苯酚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和互为同系物 |
B.配制FeSO4溶液时,需加入少量铁粉和稀盐酸,既防止氧化又抑制水解 |
C.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不一定都是有效碰撞反应 |
D.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明正确的是
A.常温下,1摩尔丁香酚只能与1摩尔溴单质反应 |
B.丁香酚不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D.1摩尔香兰素最多与3摩尔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 |
确定甲酸钠具有醛基性质 |
B |
加溴水,振荡,过滤除去沉淀 |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
C |
向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金属钠 |
确定酒精中混有水 |
D |
将氯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氯离子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俗名石炭酸,向苯酚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浅红色 |
B.将金属钠放入乙醇中,反应较缓和且钠在液面下 |
C.既能够与酸反应又能够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化合物 |
D.淀粉、脂肪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已知A物质的分子结构简式如下:
l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
A.6mol | B.7mol | C.8mo1 | D.9mo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