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3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小分子抗癌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NM-3最多可与含4mol NaOH的溶液发生反应 |
B.每个NM-3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
C.NM-3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
D.1 mol NM-3最多可与含2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 |
已知某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为C10H10O6 |
B.X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1 mol X分别与足量的Na、NaOH溶液、NaHCO3溶液反应,消耗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 mol、4 mol、1 mol |
D.X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
莽草酸是一种合成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 |
B.莽草酸分子和鞣酸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相同 |
C.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NaOH反应,消耗NaOH的量相同 |
D.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 |
我国支持“人文奥运”,坚决反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属于同系物 |
B.滴入KMnO4(H+)溶液,观察紫色褪去,能证明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 |
C.该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共平面 |
D.1 mol该物质与浓溴水和H2反应最多消耗Br2和H2分别为4 mol、7 mol |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 mol丁香酚只能与1 molBr2反应 |
B.丁香酚不能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1 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sp(AgI) |
B |
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2CO3溶液 |
溶液变澄清 |
酸性:苯酚>HCO3— |
C |
向蓝色石蕊试纸上滴加新制氯水 |
试纸边缘呈红色色,中间为白色 |
氯水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 |
D |
淀粉与稀硫酸混和一段时间后,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 |
无银镜出现 |
淀粉没有水解 |
化合物Ⅲ是合成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中间体,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I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
B.II中所有原子均有可能共面 |
C.可用FeCl3溶液鉴别有机物II和III |
D.1mol产物III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Br2的物质的量为1.5mol |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籍华裔钱永健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和研究了绿色荧光蛋白。荧光素是发光物质的基质,5-羧基荧光素与5-羧基二乙酸荧光素在碱性条件下有强烈的绿色荧光,它们广泛应用于荧光分析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FAM转变为5-CFDA属于取代反应 |
B.5-FAM的分子式为:C21H12O7 |
C.5-FAM和5-CFDA各1mol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相同 |
D.实验室鉴别5-FAM与5-CFDA可用氯化铁溶液 |
五颜六色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的魅力,对下列反应的颜色叙述正确的有
①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
③溴化银见光分解→银白色; 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红色;
⑤鸡蛋白遇浓硝酸→黄色; ⑥苯酚在空气中氧化→粉红色
⑦新制氢氧化铜遇葡萄糖溶液→绛蓝色 ⑧二氧化硫遇石蕊→先变红后退色
A.4个 | B.5个 | C.6个 | D.7个 |
分子式为C7H8O的芳香化合物中,与FeCl3溶液混合显紫色和不显紫色的物质分别有
A.2种和1种 | B.2种和3种 |
C.3种和2种 | D.3种和1种 |
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分离苯酚和乙醇,有下列操作:
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 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
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 ⑧加入乙酸与浓硫酸混合液加热。
合理的实验操作步骤及顺序是
A.④⑤③ | B.⑥①⑤③ | C.⑧①⑦ | D.⑧②⑤③ |
10.芥子醇是合成工程纤维的单体,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芥子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1H14O4 |
B.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
C.能发生水解反应 |
D.能与溴水反应 |
16.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
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1mol丁香酚只能与1molBr2反应 |
B.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
C.1mol香兰素最多能与4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
D.香兰素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平面 |
8.下表中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向甲酸钠溶液中加新制的Cu(OH)2并加热 |
确定甲酸钠中含有醛基 |
B |
向苯酚的饱和溶液中滴加少量稀溴水 |
制备三溴苯酚 |
C |
向酒精和醋酸的混合液中加入金属钠 |
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 |
D |
将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一段时间,再向冷却后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检验水解产物中的溴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