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r2是一种黄绿色鳞片状的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它的还原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I.实验需要90mL 0.10mol·L-1FeBr2溶液
(1)配制FeBr2溶液除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2)下列有关配制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量质量为1.944g的FeBr2
b.将称量的FeBr2放入容量瓶中,加90mL蒸馏水溶解
c.洗涤溶解FeBr2的烧杯,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d.容量瓶贴签存放配好的FeBr2溶液
e.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FeBr2溶液浓度偏高
II.探究FeBr2的还原性
取10mL上述FeBr2溶液,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的氯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某同学对产生黄色的原因提出了假设:
假设1:Br-被Cl2氧化成Br2溶解在溶液中;
假设2:Fe2+被Cl2氧化成Fe3+。
(3)请你完成下表,验证假设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 |
结论 |
①向溶液中加入四氯化碳,操作 现象 |
假设1正确 |
②向溶液中另入 现象 |
假设2正确 |
若假设1正确,从实验①分离出Br2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4)若在50mL上述FeBr2溶液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 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基团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1)在甲烷、苯、甲苯这三种物质中,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___________(填名称),能用于制取炸药梯恩梯( TNT)的是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
(2)某学习个组通过实验探究①苯酚、②醋酸、③碳酸这三种物质分子中的羟基在水中电离能力的强弱。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三种物质的水溶液(适量),再分别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发现仅②、③的溶液变红。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滴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再滴加①的溶液,发现试管中溶液的红色明显变浅。
c、再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向其中滴加②的溶液,发现有气体生成。
d、将CO2气体通入苯酚钠的水溶液中,发现溶液变浑浊。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步骤b的现象说明苯酚具有___________性。
②步骤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三种物质分子中的羟基在水中的电离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④在苯酚分子中,羟基对苯基的性质也有影响。写出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甲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一次性地验证苯酚、醋酸、碳酸的酸性强弱。同学乙认为该实验装置设计的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某小组同学通过对比实验了解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下表是他们撰写的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序号 |
实验步骤(内容) |
现象 |
① |
在贴有标签a、b的试管中分别加入1.0gNa2CO3固体和NaHCO3固体,观察外观。 |
|
② |
继续向两试管中分别加入10.0mL水,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
|
③ |
再分别向两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
溶液变红 |
④ |
加热大试管一段时间。(注:棉花球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 |
|
|
||
|
||
|
|
(1)请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报告中放入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20℃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0.5g。由实验_________(填实验序号)现象可知,20℃时NaHCO3的溶解度小于20.5g;如果向饱和Na2CO3溶液中不断通入CO2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④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得出结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以A装置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氨气时,氨气的进气口是__________(填“a”或“b”)。
(3)B装置中烧瓶已收集满氨气,若要使之形成喷泉,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若观察到装置B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5)氨气在催化剂并且加热时会被空气氧化,这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 (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已知:酸性H2SO3>H2CO3,Ca(HSO3)2溶于水]:
(1)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接 , 接 , 接 。
(3)要检验出CO2,实验现象是:乙中 ,丙中 。
(4)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丙中品红的作用是 。
小王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把新制氯水逐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
(1)知识储备:将氯气通入水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水中具有强氧化性的分子有 、 。
(2)探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的原因:
①猜想:a.是氯水中的盐酸中和了NaOH,使酚酞由红色变成无色;
b.是 。
②设计实验:往已褪色的溶液中连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若现象为 ,则证明“猜想a”正确;若现象为 ,则“猜想b”正确。
不同镜子背后的金属镀层可能是不同的,目前使用的金属主要有两种。为研究金属镀层的成分,某小组分别收集了两块镜子背面的金属镀层粉末甲和乙,按下述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金属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甲 |
①取少量粉末,加入过量浓硝酸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几滴NaCl溶液 |
粉末溶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有白色沉淀生成 |
乙 |
③取少量粉末,加入足量NaOH溶液 ④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⑤继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
粉末溶解,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生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操作⑤的实验现象是 ,乙溶解在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欲“比较甲和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实验过程中集气瓶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说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某同学认为上述理由不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改用装置B进行反应,实验步骤①~③如下图所示。步骤③拔去注射器的橡胶帽,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的空气后,迅速盖上橡胶帽。如果观察到 的现象,就能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
化学小组同学依据化学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制取22.4 L(标准状况)SO2气体。取65.0 g锌粒与110 mL 98%的浓H2SO4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氢气。为此,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对所制取的气体进行探究。(F中为无水硫酸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为 ; 98%的浓H2SO4(ρ=1.84 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2)装置B是为了吸收SO2,则不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NaOH溶液 B.浓H2SO4 C.KMnO4溶液
(3)装置D的作用是 ;
(4)可证实一定量的锌粒和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
某学生为了探究钠与CO2的反应,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
(1)请将上图各装置连接完整(填写装置中序号) → → → → 。
(2)若用稀盐酸与CaCO3反应制备CO2,在加稀盐酸时,发现CaCO3与稀盐酸不能接触,而稀盐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装置②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
A.CCl4 | B.H2SO4溶液 | C.硝酸钠溶液 | D.植物油 |
(3)检查装置②的气密性,方法是 。
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当观察到 时再点燃酒精灯。装置④的作用 。
(4)通入CO2的量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的产物不同。假如反应过程中有下列两种情况,按要求分别写出两种情况时的化学方程式。
I.当装置⑤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产生,装置①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此情况时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II.当装置①中钠的质量为0.23g时,充分反应后,将装置①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112mL的CO2气体(标况下测定),装置⑤PdCl2溶液中没有观察到黑色沉淀产生,写出此情况时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氯气的性质及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饱和的食盐水的作用是
(2)淀粉碘化钾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若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则甲中盛放 (填名称)。
(4)C1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
(5)该兴趣小组用8.7g MnO2与足量的浓盐酸制备氯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标准状况下的Cl2 L。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Ⅰ.(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2) 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分离并净化。
Ⅱ.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必要的试剂,定性探究生成物的成分是何种成分。
(3)B中试剂为 。
(4)能证明生成物中有CuCO3的实验现象是 。
Ⅲ.若CuCO3和Cu(OH)2两者都有,还可利用下列装置通过实验测定其组成。
(5)各装置连接顺序为 e→f→ →j。(填字母序号)
(6)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通入足量的空气,请说明结束时通入足量空气的作用是 。
(7)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克,装置B质量增加了n克,则样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
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把新制氯水逐滴加到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加到最后一滴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
(1)知识储备:将氯气通入水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探究“溶液的红色突然消失”的原因:
①猜想:a.是氯水中的盐酸中和了NaOH,使酚酞由红色变成无色;
b.是 。
②设计实验:往已褪色的溶液中连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若现象为 ,则证明“猜想a”正确;若现象为 ,则证明“猜想b”正确。
某化学小组欲探究FeCl3溶液、FeCl2溶液的化学性质
(1)试剂清单:铁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锌片、碘化钾、淀粉溶液。
查阅资料得知:淀粉遇I2变蓝。
请帮助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序号 |
实验 目的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离子方程式 |
实验1 |
① |
在FeCl2溶液中滴入适量 氯水 |
溶液由浅绿色 变为黄色 |
② |
③ |
实验2 |
④ |
在FeCl2溶液中加入锌片 |
⑤ |
Zn +Fe2+= Zn2++Fe |
|
实验3 |
⑥ |
在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 铁粉 |
⑦ |
FeCl3(Fe3+)具有氧化性 |
⑧ |
实验4 |
⑨ |
在FeCl3溶液中滴入适量KI溶液和 淀粉溶液 |
淀粉溶液变蓝 |
⑩ |
2Fe3++2I-=2Fe2++I2 |
填空:
① ③ ⑤
⑧ ⑩
综合以上实验,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2)除了以上性质,你认为FeCl2还可能具有的性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任写一个即可) 。
(3)亚铁盐在溶液中易被氧化,而实验中需要纯净的亚铁盐溶液。保存亚铁盐溶液时如何防止亚铁盐被氧化 。
(4)检验某溶液是Fe2+溶液的方法是(任写一种试剂及其对应的现象即可): 。
(5)某同学向FeCl2中加入NaClO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你认为该反应中产生红褐色沉淀的原因可能是 。
某小组同学采用以下装置验证SO2的性质:(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从实验目的分析,试管1、4的目的都是为了证明SO2具有 (性质),试管2是为了证明SO2具有 (性质)。
(3)除上述两种性质外,你认为SO2还具有的性质是 ,可以通过加入 (填试剂化学式或者名称)加以证明。
(4)经过实验,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
① 试管1中 。
② 试管2中有浅黄色浑浊出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将其分成两份,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均产生沉淀。将产生的沉淀的化学式填入下表相应位置。
加入的物质 |
O2 |
氨水 |
沉淀的化学式 |
|
|
(6)试管4和试管5均加入NaOH溶液,在实验目的上的不同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