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预期实验目的或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向盐酸中滴加水玻璃,用激光笔照射,有丁达尔现象 |
说明有硅酸胶体生成 |
B |
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再加入少量银氨溶液,加热,无银镜生成 |
说明蔗糖未发生水解 |
C |
浓硫酸和乙醇混合后加热,将产生的混合气体(C2H4、CO2、SO2等)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
说明有乙烯产生 |
D |
在新制的氨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搅拦后,过滤 |
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 |
下图是一种试验某种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盛的溶液是
A.浓硫酸 | B.饱和食盐水 |
C.浓氢氧化钠溶液 | D.氢氧化钙悬浊液 |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用无水乙醇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 |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 |
C.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
D.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先加生石灰再蒸馏 |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出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pH=1的强酸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一定降低
②pH=2的盐酸和pH=1的盐酸,c(H+)之比为2:1
③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b.C6H5ONa、c.NaHCO3、d.NaOH。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d、b、c、a
④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溶液pH=7,则c(Na+)=2c(SO42-)
⑤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三者关系为Ka·Kh=Kw
⑥甲、乙两溶液都是强电解质,已知甲溶液的pH是乙溶液pH的两倍,则甲、乙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液pH可能等于7
A.③④⑥ | B.③⑤⑥ | C.④⑤⑥ | D.①②④ |
关于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加热后的硫酸铜应在空气中冷却后再称量 |
B.在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应用稀的强酸和强碱作为反应物进行实验 |
C.在Fe(OH)3胶体的电泳实验中,靠近阴极附近的液体的颜色会加深 |
D.在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加热不够充分将会使实验结果偏小 |
下列装置、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 |
B.图2证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
C.图3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 |
D.图4不能证明CH3CH2OH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了乙烯 |
小张用白纸和无色溶液给表弟写了一封“无字”信,表弟接到信拆开一看觉得很愕然,但沉思一下便明白小张的意思。经过用另一溶液简单处理后,表弟看到了一封有颜色的信,并很快写了回信。小张和表弟所用的溶液分别可能是( )。
A.前者是紫色石蕊试液,后者是稀盐酸 |
B.前者是NaOH稀溶液,后者是稀硫酸 |
C.前者是浓硫酸,后者是紫色石蕊试液 | |
D.前者是米汤,后者是碘酒 |
下表中是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和温度,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 )
编号 金属(粉末状)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mol) (℃) |
A Mg,0.1 6 mol·L-1硝酸10mL 80 B Mg,0.1 3 mol·L-1盐酸10mL 60 C Fe,0.1 3 mol·L-1L 盐酸10mL 60 D Mg,0.1 3 mol·L-1硫酸10mL 60 |
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试填空。
(1)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F仪器的作用是: 。
(2)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气体是Cl2还是SO2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a 氯化铁稀溶液 b 氯化亚铁溶液 c硫氰化钾溶液
d 苯酚溶液 e 品红溶液 f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①若Cl2过量:取盛有 (选填一个符号)试剂的试管, 加入 (选
填一个符号)试剂,无明现象,再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是: ;
② 若选用上述试剂中的一种结合必要的操作就可以验证通入C装置中气体是Cl2过量
还是SO2过量,该试剂是______(选填一个符号),必要操作和结论______ ____。
相关实验不能表达预期目的的是 ( )
|
相关实验 |
预期目的 |
A |
把等质量的两份同种大理石块中的一份研成粉末,在同温度下分别与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放出气体快慢。 |
验证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B |
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与N2O4混合气体的小试管(密封)分别浸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试管中气体颜色变化。 |
验证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C |
直接将表面积相同的铝条和镁条投入同温度滴有酚酞的热水中,观察产生气泡的速率及溶液的颜色变化。 |
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
D |
将足量氯水分别滴入盛有溴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验证溴元素和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叙述I |
叙述II |
A |
KNO3的溶解度大 |
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 |
B |
BaSO4难溶于酸 |
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42- |
C |
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 |
D |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 |
可配制2.0 mol∙L-1的Ca(OH)2溶液 |
在探究FeCl3溶液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Fe3+ |
B.向溶液中加入NaHCO3固体,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H+ |
C.当一束光通过溶液时从侧面发现一道光束,说明Fe3+水解产生胶体 |
D.向溶液中加入金属锌,锌逐渐溶解溶液出现红褐色浑浊,说明铁被置换出来 |
下列实验方法操作,能达到要求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氯化钠固体 |
B.用250ml容量瓶配制1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 |
C.用一束强光照射经过煮沸的三氯化铁溶液有光亮的通路,说明已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
D.过量的铁丝在氯气中点燃,可制取氯化亚铁 |
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
B.若图1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
C.用图2装置比较反应速率,可测定在相同状况下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 |
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复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