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的目的是精练铜,图Ⅱ的目的是保护钢闸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Ⅰ中a为纯铜 |
B.图Ⅰ中SO42-向b极移动 |
C.图Ⅱ中如果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电源负极 |
D.图Ⅱ中如果a、b间用导线连接,则X可以是铜 |
下面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 B.⑤>①>③>②>④ |
C.⑤>①>②>③>④ | D.⑤>②>①>③>④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S(s,单斜)═S(s,正交) ΔH= +0.33kJ•mol‑1,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
B.2H2(g)+O2(g)═2H2O(g); ΔH=﹣489.6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489.6kJ•mol-1 |
C.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到保护作用 |
D.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图①装置精炼铜,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B.图②装置的盐桥中KCl的Cl-移向乙烧杯 |
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可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受到保护 |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 |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Cu2(OH)3Cl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
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
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Na2S03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Na2S03溶液已经变质 |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
C.等体积、都为3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A放出的氢气多,说明酸性: |
D.向浓度均为0.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氨水,先生成Cu(OH)2沉淀,说明 |
原电池与电解池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研究的是金属的吸氧腐蚀,Fe上的反应为Fe-2e===Fe2+ |
B.装置②研究的是电解CuCl2溶液,它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C.装置③研究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过程中B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
D.三个装置中涉及的主要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会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
B.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保护其不受腐蚀 |
C.海轮外壳连接锌块是采用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保护外壳不受腐蚀 |
D.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锡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
|
实验 |
现象 |
结论 |
A. |
向 的 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 |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
还原性: |
B. |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 的集气瓶 |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
具有氧化性 |
C. |
加热盛有少量 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
石蕊试纸变蓝 |
显碱性 |
D. |
向2支盛有 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 和 溶液 |
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
|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
目的 |
操作 |
A. |
取 盐酸 |
在 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 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
B. |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
C. |
测定醋酸钠溶液 |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 试纸上 |
D. |
配制浓度为 的 溶液 |
称取 固体 ,放 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
下列四个装置图均与电化学有关,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这四个装置中,利用电解原理的是 (填装置序号);
(2)装置①若用来精炼铜,则a极的电极材料是 (填“粗铜”或“精铜”),电解质溶液为 ;
(3)装置②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
(4)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 极相连(填“正”或“负”)
(5)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其原因是 。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
B.装置②的总反应式是Cu+2Fe3+====Cu2++2Fe2+ |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