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清洁、廉价、强劲、可再生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
①温室效应②二氧化硫的排放③白色污染④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在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熔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此法应用的原理是
A.渗析 | B.丁达尔现象 | C.电泳 | D.布朗运动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煤改气”、“煤改电”等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 |
B.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元素均为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
C.田间焚烧秸秆易造成灰霾,灰霾粒子平均直径在1000~2000 nm之间,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
D.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等有害气体转化为N2和CO2,该装置中的催化剂可降低NO和CO反应的活化能,有利于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
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铜制硝酸铜的下列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A.Cu Cu(NO3)2 |
B.Cu CuCl2Cu(OH)2Cu(NO3)2 |
C.Cu CuO Cu(NO3)2 |
D.Cu CuSO4Cu(NO3)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6的降雨是酸雨 |
B.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 |
C.SO2和HClO都具有漂白性,两者的漂白原理相同 |
D.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可吸入颗粒物等 |
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硫酸 | B.铁粉、生石灰 |
C.胆矾、石灰水 | D.苏打、盐酸 |
下列引起环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重金属、农药和难分解有饥物等会造成水体污染 |
B.装饰材料中的甲醛、芳香烃及氡等会造成居室污染 |
C.SO2、NO2或C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
D.CO2和氟氯烃等物质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 |
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
A.CO2、Cl2、N2、酸雨 | B.SO2、NO2、CO、可吸入颗粒物 |
C.NH3、CO2、NO2、雾 | D.HCl、SO2、N2、可吸入颗粒物 |
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很大,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尾气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
B.酸雨既能腐蚀建筑物也能损害农作物 |
C.煅烧石灰石产生的C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D.用天然气代替含硫的煤作燃料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
下表为某汽车在不同速率时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物质量(按汽车平均行驶1公里计算)。
污染物/g•km—1 |
速率/ km•h—1 |
||
50 |
80 |
120 |
|
一氧化碳 氮的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 |
8.7 0.6 0.7 |
5.4 1.5 0.6 |
9.6 3.8 0.8 |
根据上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行驶时,污染物中CO含量最高
B.汽车速率为120km•h—1时,污染最严重
C.从环保角度考虑,最合适的汽车速率为50 km•h—1
D.汽车速率增大时,产生的氮的氧化物也随之增多
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影响了空气的质量,但是不会造成PM2.5值升高
②研发安全特效药物,有利于人类抵御疾病
③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并科学使用,有利于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④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充分利用
⑤用聚氯乙烯代替聚乙烯作食品包装袋,有利于节约使用成本
A.②③④ | B.②④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某市在一次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绿色销毁”。下列做法符合“绿色销毁”的是( )
A.泼上汽油就地焚烧销毁 | B.倒入长江中让水冲走 |
C.挖坑深埋于地下 | 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
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下列各项中属于最有希望的新能源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水电 ⑤太阳能 ⑥地热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①②③④ | B.⑤⑥⑦⑧ | C.③④⑨⑥ | D.除①②外 |
下列全球环境问题属于大气污染的危害的是
A.全球增温问题,臭氧空洞问题,酸雨问题 |
B.海洋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物种灭绝 |
C.森林面积减少,饮用水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 |
D.饮用水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噪声污染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