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分子式为C12H24O2的酯,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
则符合上述条件的酯的结构可能有
A.6种 | B.7种 | C.8种 | D.9种 |
有机物A、B、C、D、E都是常见的有机物,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已知A的分子式为C10H20O2,
则符合此转化关系的A的可能结构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已知酸性: >H2CO3> ,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原料成本、操作是否简便等因素,将 转变为 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
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H2SO4 |
某物质可能含有:a.甲酸、b.乙酸、c.甲醇、d.甲酸甲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别时有下列现象:①可发生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变浅至无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c、d都有 | B.一定无a,一定有b,可能有c、d |
C.有c和d | D.一定有d,可能有c,一定无a、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
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
C.乙烯和乙醇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
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 | B.能发生消去反应 |
C.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 D.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
X、Y、Z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物质,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可能是氧化物 |
B.Y可能是盐类 |
C.若X、Z是同一物质,则可能是乙醇 |
D.Y→X、Y→Z不可能同时为氧化还原反应 |
某芳香族酯类化合物甲的分子式为C14H10O5,1mol甲水解后只生成一种产物乙,其物质的量为2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符合上述条件的甲共有3种 |
B.1mol甲最多可以和4molNaOH反应 |
C.乙能和浓溴水发生反应 |
D.1mol乙最多消耗2molNaHCO3反应 |
(共14分)有机物A(C13H18O2)具有香味,可用作香皂、洗发香波的芳香剂。A可通过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而制得。
已知:
①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小于130,其中含氧质量分数为0.131;
②D、E具有相同官能团。E分子烃基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③F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分子式为 ;B在上图转化中所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2)F的名称是 物质C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D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物质的结构简式: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
b.含基团:
(4)B和O2反应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
(每空2分,共16分).下图中的A、B、C、D、E、F、G均为有机物
据上图回答问题:
(1)D的化学名称是 。
(2)G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有机物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3)B的分子式是: A的结构简式是 ①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4)符合下列3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个
(ⅰ)含有邻二取代苯环结构
(ⅱ)与B有相同官能团
(ⅲ)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写出其中任意一个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5)G是的工业原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G的一种的工业用途 。
甲酸甲酯、乙酸丁酯、丙酸甲酯组成的混合脂中,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那么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10% | B.15% | C.20% | D.无法确定 |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分子该物质中含有12个H原子 |
B.该物质的一氯代物有4种 |
C.该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1 mol该物质分别与足量H2、NaOH溶液反应,消耗H2、NaOH的物质的量均为3 mol |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
17.下图装置Ⅰ是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常用装置:
实验中所用的某些试剂及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物 质 |
熔点/℃ |
沸点/℃ |
||
乙 醇 |
-114 |
78 |
||
乙 酸 |
16.6 |
117.9 |
||
乙酸乙酯 |
-83.6 |
77.5 |
||
98%H2SO4 |
10 |
338 |
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CH3CO18OH与CH3CH2OH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浓H2SO4的作用是 。
(2)要从装置Ⅰ中右侧小试管中分离出乙酸乙酯,应进行的操作是:撤出小试管,将混合液倒入 (填仪器名称),用力振荡,静置, (填现象),然后将产物从__ ___口(填“上”或“下”)倒出。
(3)采用装置Ⅱ可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结合表格中的数据,说明该装置可提高乙酸乙酯产率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