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④⑤ | D.②④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B.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
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
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SO2+O2![]() |
B.H2(g)+![]() |
C.2H2(g)+O2(g)====2H2O(l) ΔH="-571.6" kJ |
D.C(s)+O2(g)====CO2(g)ΔH="+393.5" kJ·mol-1 |
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增加了0.30 mol,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A.NH3:0.004 mol/L | B.O2:0.010 mol/L |
C.NO:0.008 mol/L | D.H2O:0.003 mol/L |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铝与稀盐酸的反应 |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
C.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易进行 |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是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能进行 |
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
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其他条件相同)( )
A.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 |
B.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
C.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
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 |
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混合气体中充入一定量的18O2,足够长的时间后,18O原子( )
A.只存在于O2中 | B.只存在于O2和SO3中 |
C.只存在于O2和SO2中 | D.存在于O2、SO2和SO3中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 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
B.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
C.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
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 |
B.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
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 |
D.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D.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Q2>Q3 | B.Q1+Q2>2Q3 | C.Q1+Q2<Q3 | D.Q1+Q2<2Q3 |
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键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
B.形成物质中的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 |
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D.形成或断裂同一种化学键,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是不相等的,这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关于能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能只可以转化为热能和电能 |
B.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唯一途径 |
C.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途径只有燃烧 |
D.太阳能既可以转化为化学能,又可以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