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吸附了氢气的纳米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 |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
C.放电时,OH-移向镍电极 |
D.充电时,将电池的碳电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
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
用吸附了氢气的纳米碳管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为:Ni(OH)2+OH--e-===NiO(OH)+H2O |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 2H2O |
C.放电时,OH-移向镍电极 |
D.充电时,将电池的碳电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
废电池造成污染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
B.弱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很小,不能用作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
C.原电池是将化学能完全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
D.回收废旧电池,可防止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
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电池总反应为:C2H5OH +3O2 → 2CO2 +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为电池的正极 |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a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b极 |
C.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4H+ + O2 + 4e-= 2H2O |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12mol电子转移 |
如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H+)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 +3O22CO2+ 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左电极为电池的负极,a处通入的物质是甲醇 |
B.正极反应式为:O2 + 2H2O + 4e-= 4OH- |
C.负极反应式为:CH3OH + H2O-6e- = CO2 + 6H+ |
D.该电池提供1mole-,消耗氧气0.25mol |
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Li2CO3、K2CO3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时,该电池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CH4,b为CO2 |
B.CO32-向负极移动 |
C.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 |
D.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 |
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 材料,电池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 |
B. |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 |
C. |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
D. |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 的量越多 |
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 |
B. |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 |
C. |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
D. |
放电过程中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
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
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如图为某种甲醇燃料电池示意图,工作时电子移动方向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为氧气 |
B.电极A反应式:CH3OH-6e-+H2O=CO2+6H+ |
C.B电极附近溶液pH增大 |
D.电极材料活泼性:A>B |
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的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
B.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
C.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
D.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放正极 |
正、负极都是碳材料的双碳性电池,电池充、放电过程为2nC+LiA CnA+LiCn,充电时Li+、A-分别吸附在两极上形成LiCn和CnA(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是电池的负极 |
B.放电时,A-离子向b极移动 |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nC-e-+A-= CnA |
D.充电时,电解质中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