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热的铜丝在Cl2中燃烧后生成蓝色的CuCl2 |
B.工业上将NH3与CO2在高温高压下制成[CO(NH2)2] 是氮的固定过程 |
C.SO3用98.3%的浓H2SO4吸收,目的是防止形成酸雾,以使SO3吸收完全 |
D.工业制取单质硅时会产生大量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 |
下列气体,溶于水后可以生成两种酸的是
A.SO2 | B.CO2 | C.Cl2 | D.NH3 |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氯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原子强的是
①盐酸的酸性比氢硫酸(H2S水溶液)酸性强 ②HCl的稳定性比H2S大 ③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④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⑤还原性:Cl-<S2-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⑤ | D.②③④⑤ |
已知某饱和溶液的(1)体积、(2)密度、(3)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4)溶质的摩尔质量,要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计算某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时,在上述条件中必不可少的是
A.(1)(3) | B.(3) | C.(2)(4) | D.(2)(3) |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向氯水中加入碳酸钙粉末,能提高溶液中HClO的浓度 |
B.NH3是一种碱,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C.少量的CO2通入BaCl2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 |
D.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 |
下列关于非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或等于4 |
B.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都易得电子生成相应的阴离子 |
C.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一定属于分子晶体 |
D.每一个主族包含的元素中不一定都有非金属元素 |
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3个分别装有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H2SO4,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同温同压下测定)
A.1体积NO | B.2体积NO2和0.5体积O2 |
C.2体积O2 | D.0.25体积O2 |
下列有关化工生产和物质的性质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玻璃和水泥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和黏土 |
B.工业上金属Na、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
C.食盐、Br2、Mg(OH)2都可以从海水中提取 |
D.氯气、漂白粉、明矾都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
关于酸、碱、盐的定义,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物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就是酸 |
B.化合物电离出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就是碱 |
C.盐电离出的阳离子不一定都是金属阳离子 |
D.NH4Cl电离的电离方程式是NH4Cl====![]() |
有同学将NaOH固体、P2O5固体、无水CaCl2固体划分为一类。据此分类,下列A—D选项能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A.浓硫酸 | B.CaO | C.碱石灰 | D.加碘食盐 |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
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 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 |
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
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
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
有某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铁的混合溶液100 mL,已知溶液中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硫酸根离子的浓度为7 mol / L。此溶液最多能溶解铁粉的质量为
A.5.6 g | B.10.6 g | C.11.2 g | D.16.8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