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
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振荡、静置后分液 |
C.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原子:取少量液体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 |
D.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取少量溶液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如下a、b、c、d、e、f是六种有机物,其中a是烃类,其余是烃的衍生物,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2,则d是丙醛 |
B.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则a是乙炔 |
C.若a为苯乙烯(C6H5—CH=CH2),则f的分子式是C16H16O2 |
D.若a为单烯烃,则d与f的最简式一定相同 |
某有机物在氧气里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为22:9,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的结论是
A.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3 |
B.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1 |
C.该有机物中肯定不含氧元素 |
D.不能判断该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
某有机物X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欲确定X的分子式,所需下述条件中的最少组合是
①含碳的质量分数 ②含氢的质量分数 ③蒸气的摩尔体积(折合成标准状况下 的体积) ④X对H2的相对密度(同温同压) ⑤X的质量 ⑥X的沸点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③⑥ | C.①②④ | D.①②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
B.用溴水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 |
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
D.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将等体积的CH4和Cl2装入硬质大试管混合后,再将试管倒置于饱和食盐水中,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 |
试管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出现油状液滴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取代反应 |
B |
向盛有溴水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乙烯和苯 |
两试管中的水层都逐渐褪色 |
乙烯和苯都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
C |
向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 |
钠浮在无水乙醇表面,反应比钠在水中更剧烈 |
乙醇结构中羟基氢的活性比水中的强 |
D |
取1mL 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min后取少量溶液,直接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4min |
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
蔗糖不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方法 |
A |
溴苯(溴) |
CCl4 |
分液 |
B |
硝基苯(NO2) |
NAOH溶液 |
分液 |
C |
乙烷(乙烯) |
氢气 |
洗气 |
D |
乙醇(乙酸) |
NAOH溶液 |
分液 |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C5H12有2种同分异构体
②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可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
③乙烯、聚氯乙烯均能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④乙醇、乙烷、乙酸都能和金属钠反应
⑤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⑥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入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中,再干燥
⑦通过灼烧时的气味可区别蚕丝和人造丝
⑧油脂在任何条件下的水解反应都叫皂化反应
⑨淀粉、蛋白质、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⑩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A.①③⑤⑦⑩ | B.②④⑥⑧⑨ | C.⑤⑦ | D.②③④⑧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铝与足量的烧碱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 |
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饱和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
D.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与乙醇反应,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面 |
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C.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后分液 |
D.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只要条件不改变,各物质的浓度就不再改变 |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