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甲是实验室测定水平面和小物块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曲面AB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且固定,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自曲面上面某一点释放后沿水平面滑行最终停在C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①利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 cm.
②实验中除了遮光条的宽度,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A.小物块质量m | B.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
C.遮光条到C点的距离s | D.小物块释放点的高度 |
③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同学们选择图象法来找出动摩擦因数,那么他们应该选择 关系图象来求解(利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2)用如图(2)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m/s;
②在打下0~~5点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J(计算时g取10m/s2);由此得出的结论: .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象.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b)所示.
(1)图线 是在轨道左侧抬高成为斜面情况下得到的(选填“①”或“②”);
(2)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 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λ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 |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
(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 (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分别得到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由图可知,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位置,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 。
(2)关于此实验,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两弹簧秤的拉力一定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
C.如果将两个绳套换成两根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不同
D.两次拉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的目的是确保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
(3)(单选题)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已连接好部分实验电路.
(1)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把图乙中剩余的电路连接起来.
(2)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为避免烧坏电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端(填“A”或“B”).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象,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 V,内阻r=______ Ω.
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1)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作用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种探究物理规律科学方法叫做( )
A.类比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理想模型法
(2)为了抵消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该同学需要进行平衡摩擦阻力的操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木板带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到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到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木板带有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3)如图乙所示是张力同学某次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O、A.B.C.D为纸带上选取的4个计数点,已知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交流电的频率为。根据纸带上提供的数据,可以求出这次实验小车运动加速度为 。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为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保持小车的质量一定,某同学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先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中描出遗漏的点,再作出图像,并根据图像求得该小车的质量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实验中可减小误差的措施有( )
A.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适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
(1)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
①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流挡,此时测得的是通过 R1的电流;(填元件代号,下同)
②若断开电路中的电键,旋转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此时测得的是 的电阻;
③若旋转选择开关,使尖端对准直流电压挡,闭合电键,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此时测得的是 R2两端的电压.
(2)在使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电阻时,若 ;
A.双手捏住两表笔金属杆,测量值将偏小 |
B.测量时发现指针偏离中央刻度过大,则必需减小倍率,重新调零后再进行测量 |
C.选择“×100”倍率测量时发现指针位于20与30正中间,则测量值等于2500Ω |
D.欧姆表内的电池使用时间太长,虽然完成调零,但测量值将略偏大. |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1Ω,电压表(0﹣3V 3kΩ),电流表(0﹣0.6A 1.0Ω),滑动变阻器有R1(10Ω 2A)和R2(100Ω 0.1A)各一只;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选填R1.R2)
(2)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
(3)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I,由图可较准确求出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
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
A.被测干电池一节 |
B.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0.1Ω |
C.电流表:量程0~3A,内阻0.024Ω |
D.电压表:量程0~3V,内阻未知 |
E.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未知
F.滑动变阻器:0~10Ω,2A
G.滑动变阻器:0~100Ω,1A
H.开关、导线若干
在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影响,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____ 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2)在图方框中画出相应的实验电路图;
(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所示的U-I图象,则在修正了实验系统误差后,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
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25N与水平方向成的力拉物体,使物体由静止加速运动,10s后撤去拉力,(),求:
(1)物体在两个阶段的加速度各是多少;
(2)物体从运动到停止总的位移
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 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 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
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
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
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
(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的高度H=1.980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s。可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t,这导致实验误差。 为此,他分别取高度和,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和。他是否可以利用这两组数据消除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推导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