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提供永磁体的阿尔法磁谱仪如图4所示,它曾由航天飞机携带升空,将安装在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中,主要使命之一是探索宇宙中的反物质.反物质即质量与正粒子相等,带电量与正粒子相等但电性相反的物质,如反质子即为H.假若使一束质子、反质子、粒子和反粒子组成的射线,沿OOˊ′穿过速度选择器后进入匀强磁场B2形成4条径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是反粒子的径迹 B.3、4为反粒子的径迹
C.2为反粒子径迹 D.4为反粒子径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是描述角速度变化的快慢的; |
B.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的; |
C.向心加速度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 |
D.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
B.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 |
C.任意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相同 |
D.任意两段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
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两个分运动求合运动,合运动是唯一确定的 |
B.由合运动分解为两个分运动,可以有不同的分解方法 |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才能将这个运动分解为两个分运动 |
D.任何形式的运动,都可以用几个分运动代替 |
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R1、R2、R3和R4均为固定电阻,开关S是闭合的。和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U1和U2; 、和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I1、I2和I3。现断开S,U1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U2变小、I3变小 | B.U2不变、I3变大 |
C.I1变小、I2变小 | D.I1变大、I2变大 |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10m的导线与灵敏电流表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甲、乙两个同学,东西方向站立,迅速摇动这条导线,如图13-4-1所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 |
B.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是直流电 |
C.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是交流电 |
D.摇动的角速度越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大值越大 |
汽车消耗的主要燃料是柴油和汽油柴油机是靠压缩汽缸内的空气点火的;而汽油机做功冲程开始时,汽缸中的汽油—空气混合气是靠火花塞点燃的但是汽车蓄电池的电压只有12V,不能在火花塞中产生火花,因此,要使用如图13-4-8所示的点火装置,此装置的核心是一个变压器,该变压器初级线圈通过开关连到蓄电池上,次级线圈接到火花塞的两端,开关由机械控制,做功冲程开始时,开关由闭合变为断开,从而在次级线圈中产生10000V以上的电压,这样就能在火花塞中产生火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柴油机的压缩点火过程是通过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的 |
B.汽油机点火装置的开关若始终闭合,次级线圈的两端也会有高压 |
C.接该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电源必须是交流电源,否则就不能在次级产生高压 |
D.汽油机的点火装置中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匝数必须远大于初级线圈的匝数 |
由原子核的衰变规律可知
A.放射性元素一次衰变可同时产生α射线和β射线 |
B.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产生的新核的化学性质不变 |
C.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跟它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
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产生的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减少l |
(钍)具有天然放射性,能放出一个β粒子而变为(镤).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比核少1个质子 |
B.核与核的中子数相等 |
C.精确地讲,一个核的质量比一个核的质量小 |
D.精确地讲,一个核的质量比一个核与一个β粒子的质量之和大 |
当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产生光子辐射,对这一实验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要放出一定的能量 |
B.原子核分裂成核时,要放出一定的能量 |
C.光子的质量为零,氘核的质量等于中子与质子的质量之和 |
D.光子具有一定的能量,氘核的质量小于中子与质子的质量之和 |
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 |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所产生的 |
C.在α、β、γ这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α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 |
D.铀核()衰变为铅核()的过程中,要经过8次α衰变和10次β衰变 |
下面对某原子核衰变的描述,哪个是不对的?
A.放出一个β粒子后,原子核的中子数减1,原子序数少1 |
B.放出一个α粒子后,原子核的质量数少4,核电荷数少2 |
C.放出一个β粒子后,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加1 |
D.经过5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 |
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是质子 |
B.是中子 |
C.X是的同位素 |
D.X是的同位素 |
为了求出某一高楼的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值就能计算出高楼的高度( )
A.石子开始下落1s内的位移 | B.石子落地时的速度 |
C.石子最后1s内的位移 | D.石子通过最后1m的时间 |